魔芋栽培种植技术
以下是魔芋栽培种植技术的要点:
选地与整地
- 选地:选择海拔1000米左右,温暖湿润、半阴半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魔芋喜湿怕渍,忌选容易积水的低洼地、黏重土壤及风口处。
- 整地:冬前深耕炕土,使土壤熟化。播种前再耕翻耙细,按1.2-1.5米宽开厢,厢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左右,四周开好排水沟。
种芋选择与处理
- 种芋选择:挑选无病、无伤、无腐烂,顶芽饱满,球茎圆正,大小适中的种芋。一般以单个重200-500克为宜。
- 种芋处理:播种前将种芋晾晒1-2天,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种芋30分钟,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播种
-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中旬,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
- 播种方法:采用开沟条播或穴播。沟深15-20厘米,种芋按大小分级播种,大种芋株行距为40厘米×50厘米,小种芋株行距为20厘米×30厘米。播种时顶芽朝上,然后覆土5-8厘米。
施肥
-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结合整地施入。
- 追肥:苗齐后,亩施尿素10公斤,促进幼苗生长。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魔芋换头期,亩施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8月中旬,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亩施硫酸钾10-15公斤,以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
田间管理
- 覆盖:播种后,用稻草、麦秸等覆盖厢面,厚度为5-10厘米,可起到保湿、降温、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 除草:魔芋生长期间,及时人工拔除杂草,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以免对魔芋造成药害。
- 水分管理:魔芋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及时浇水,遇雨涝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 病虫害防治:魔芋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白绢病等,防治方法主要是实行轮作,选用无病种芋,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粉对病穴进行消毒。虫害主要有蚜虫、蛴螬等,可用吡虫啉、辛硫磷等药剂进行防治。
收获
- 收获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当魔芋植株地上部分发黄倒伏后,选择晴天进行收获。
- 收获方法:先将地上部分割除,然后小心挖起球茎,避免损伤。收获后,将球茎晾晒1-2天,待表皮干燥后,进行分级贮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