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怎么样开花
以下是促进杜鹃花开花的方法:
土壤选择
选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pH值在5.5-6.5之间为宜。可将腐叶土、泥炭土、松针土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也可添加适量硫磺粉来调节土壤酸碱度。
光照管理
幼苗期需半阴养护,避免直射光灼伤。生长期可在早晨和傍晚给予充足光照,避免中午强光直射。开花期将其移至光线柔和处,避免暴晒导致花朵提前凋谢。
温度控制
杜鹃花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冬季室内温度一般不低于10℃,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降温遮荫,如搭建遮阳网、放置在通风凉爽处。
水分管理
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土壤表面稍干时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春季生长期逐渐增加浇水量;夏季高温干燥,增加浇水频率,还可向叶片和周围地面喷水增湿;秋季气温降低,适当减少浇水量;冬季进入休眠期,保持土壤微湿即可。
施肥方法
春季开花前,每月追施一次磷肥,促进枝叶及花蕾生长。花后施1-2次以氮磷为主的混合肥料,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促进花芽分化。
修剪整形
花后及时剪去残花、枯枝、病枝、徒长枝及部分交叉枝,减少养分消耗。为加速植株成形,可通过摘心来促发新枝,对于花朵簇拥、影响花形的可提早疏蕾。
花期调控
若要提前开花,可在秋季花芽分化后,将其移至温室培养,温度控制在20-25℃,保持80%以上相对湿度,一个半月左右即可开花。若要延迟开花,可将形成花蕾的杜鹃置于2-4℃低温环境中,盆干时浇水,夏秋移至室外,2周后可开花。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