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包括孢子体世代和配子体世代,具体如下:
- 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
- 产生孢子:蕨类植物的孢子体是其常见的植物体形态,具有根、茎、叶等器官,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活。成熟的孢子体在叶片背面或边缘会形成孢子囊群,孢子囊内的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孢子。
- 孢子传播:孢子成熟后,孢子囊会开裂,将孢子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孢子很轻,可借助风力、水流等方式传播到较远的地方。
- 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
- 形成配子体: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先形成一个原叶体,这就是蕨类植物的配子体。配子体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多为心形,贴地生长,具有假根,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独立生活。
- 产生配子:在配子体上,会分别产生精子器和颈卵器。精子器中产生多个具有鞭毛的精子,颈卵器中通常只产生一个卵细胞。
- 受精作用:当环境中有水时,精子会借助水游向颈卵器,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二倍体,这标志着有性世代的结束和无性世代的开始。
- 新孢子体的形成:受精卵在颈卵器内发育成胚,胚逐渐发育成新的孢子体。新孢子体长出根、茎、叶,形成独立的植株,继续进行孢子体世代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完成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循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