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相关资料
以下是关于杜鹃花的相关资料:
基本信息
- 学名:RhododendronL.
- 科属:杜鹃花目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 别名:红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等
形态特征
- 茎:多为灌木或乔木,有时矮小成垫状,地生或附生,茎无毛或被各式毛被,或枝、叶、花序被鳞片。
- 叶:叶常绿或落叶、半落叶,互生,全缘,稀有不明显的小齿,通常向枝顶密集,革质,少数落叶种类叶片纸质。
- 花:花形小至大,通常排列成伞形总状或短总状花序,稀单花,通常顶生,少有腋生。花萼5(-6-8)裂或环状无明显裂片,宿存;花冠漏斗状、钟状、管状或高脚碟状,5(-6-8)裂,裂片在芽内覆瓦状,花色丰富,有红、粉、白、黄、紫等色。
生长习性
- 气候:喜凉爽湿润,恶酷热干燥,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2-25℃,夏季温度超35℃,植株会进入半休眠状态。
- 土壤: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 光照: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
分布范围
主产东亚和东南亚,1种产大洋洲,2种分布至北极地区,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在中国集中分布在川西山地、狭义横断山、喜玛拉雅山等地区。
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大多株形优美、花大而艳,是世界四大花卉之一,也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三大天然花卉之一,有“木本花卉之王”等美誉,在世界园艺界占有重要位置。植物杜鹃花
- 药用价值:杜鹃根、叶及花可入药,根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等,外用治外伤出血;花叶可治疗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可治疗痈肿。
繁殖方式
- 扦插:最为普遍,繁殖量最大,一般在春季(5月)和秋季(10月),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发育健壮的枝梢作插穗。
- 嫁接:繁殖较复杂,用于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种。
- 压条:成苗最快。
- 分株:适用于丛生性强的品种。
- 播种:主要用于培育新品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