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玉米种介绍
常见的“605”玉米种有登海605、美加605、菊城605等,以下是部分品种介绍:
- 登海605:
- 品种来源: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母本为DH351,父本为DH382。
-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101天,比郑单958晚1天,需有效积温255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带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59厘米,穗位高99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4克。经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感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褐斑病和南方锈病。籽粒容重766克/升,粗蛋白含量9.35%,粗脂肪含量3.76%,粗淀粉含量73.40%,赖氨酸含量0.31%。
-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59.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3%。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4.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5%。
- 栽培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4500株,注意防治瘤黑粉病,褐斑病、南方锈病重发区慎用。
- 审定意见: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中南部、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地区夏播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适宜区域、陕西省、浙江省种植。
- 美加605:
- 品种来源:由中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品种来源为PRM9604×GHF8088。
-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2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9厘米,穗位高109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筒型,穗长18.6厘米,穗行数16行,穗粗5.0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6.0克。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感瘤黑粉病,感南方锈病,高感粗缩病,高感穗腐病。籽粒容重786克/升,粗蛋白含量9.49%,粗脂肪含量3.25%,粗淀粉含量74.52%,赖氨酸含量0.31%。
- 产量表现: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8.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63%。
- 栽培要点: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黄淮海夏播玉米品种区6月上中旬播种,亩种植密度4000-4500株。
- 审定意见:适宜在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夏播种植。
- 菊城605:
- 品种来源:由h201×h98a选育而成。
-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3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2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形,穗长16.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4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1克。接种鉴定,感茎腐病、小斑病,高感穗腐病、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14克/升,粗蛋白含量10.90%,粗脂肪含量4.65%,粗淀粉含量71.72%,赖氨酸含量0.33%。
-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46.7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5%。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5%。
- 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播种期6月上中旬,每亩种植密度4000-4500株。注意防治穗腐病、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
- 审定意见: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种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