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花君子兰的由来
长春市花君子兰的由来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早期引入

1932 年,伪满洲国成立,日本将君子兰赠送给溥仪,作为珍贵花卉种植在伪皇宫花苑中,此时君子兰正式被引入长春,不过当时仅在宫廷中栽培,民间少有种植 。
1945 年,长春光复后,君子兰从宫廷流入民间栽培,由长春逐渐向全国各地普及 。
发展契机
20 世纪 80 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东北,长春作为老工业基地,成为全国君子兰最大的集散地。当时君子兰数量不多,又曾是皇室用品,自带 “高贵属性”,市场供不应求,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相关部门于是倡导市民培育君子兰 。
1982 年,长春市有关部门出台君子兰 “限价令”,规定一盆君子兰售价不得超过 200 元。但在 1982 年春举办的 “抢救国宝大熊猫君子兰义展” 上,原定 0.5 元一张的门票因观众众多涨到 1 元,义展门票收入 17000 多元,让长春市领导看到了群众对君子兰的热情,也成为君子兰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事件 。
成为市花
1984 年,长春市提出发展 “窗台经济”,号召家家都要养君子兰,把养殖君子兰当作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同年 10 月 11 日,长春市通过了《关于命名君子兰花为长春市市花的决定》,君子兰正式成为长春市市花 。
文化内涵
君子兰外形端庄淡雅,叶片厚实如剑,象征着坚硬刚毅、威武不屈;同时它还有着君子谦谦、温和有礼的象征意义,内蕴傲骨清风,彰显君子之气,与长春人民的品格相契合,代表了长春的地域文化特色 。
随着君子兰成为市花,长春的君子兰文化也逐渐发展起来,如举办君子兰节、成立君子兰协会、提出君子兰鉴赏标准等,进一步丰富了君子兰作为市花的文化内涵。
上一篇:龙堂2号小麦种的简介
上一篇:幸福树冬季黄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