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午梦扁舟花底全诗
您提到的 “午梦扁舟花底” 并非独立诗篇,而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词作《昭君怨・咏荷上雨》中的名句。这首词以夏日午睡为背景,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一幅灵动的雨中荷景图。以下是完整作品及详细解析:
《昭君怨・咏荷上雨》

作者:杨万里(宋代)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诗意解析
上片:梦境中的西湖泛舟
-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夏日午后,诗人在睡梦中驾着小船,悠然穿行于西湖荷花丛中。湖面水雾弥漫,荷花的清香扑鼻而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醉人的意境。 -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突然,急促的雨点敲击船篷,将诗人从梦中惊醒。这一句以声破静,打破了梦境的悠然,为下文转入现实场景埋下伏笔。
下片:现实中的荷池骤雨
-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醒来后,诗人发现自己并非身处西湖,而是在家中的庭院。雨点击打荷叶,水珠如珍珠般在叶面跳跃、散落,又重新聚合。“跳” 字生动地表现了雨珠的动态,仿佛荷叶在雨中欢快起舞。 -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当水珠聚集成团,荷叶不堪重负,积水如银液般倾泻入池中。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也暗含了 “物极必反” 的哲理。
艺术特色
- 虚实相生:
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现实,通过 “梦初惊” 与 “却是” 的转折,将虚幻与真实巧妙衔接,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新奇:
诗人将雨珠比作 “真珠”“水银”,既突出了水珠的晶莹剔透,又赋予其流动的质感。这种比喻在古典诗词中较为罕见,体现了杨万里 “诚斋体” 的创新风格。 - 动态描写:
全词以 “跳”“散”“聚”“泻” 等动词贯穿,将雨中荷叶的形态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诗人背景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 “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语言清新活泼,善于捕捉瞬间的自然之美,被称为 “诚斋体”。这首《昭君怨・咏荷上雨》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代表。
关于 “2025 年” 的补充说明
您提到的 “2025 年” 可能是一个时间上的误解。古典诗词的创作年代通常固定,不会随时间更新。杨万里的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若您在 2025 年的出版物或网络平台上看到相关引用,可能是对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或艺术再创作(如绘画、书法等),而非新诗的诞生。
延伸阅读
-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
同样以荷花为主题,词中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与杨万里的词句意境相似,但姜夔的作品更侧重隐逸情怀与身世之感。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以 “误入藕花深处” 的描写,展现了少女时代的天真与自然之趣,与杨万里的词形成不同的情感基调。
如果您对古典诗词的现代演绎感兴趣,可关注当代诗人或艺术家以 “荷” 为主题的新作,例如 2024 年画家吴钊以 “午梦扁舟花底” 为题的画作,这类作品常以传统意象为灵感,融入现代审美视角。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西瓜有什么新品种
上一篇:2025年家中摆假花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