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白蜡树又名什么树
白蜡树(学名:Fraxinus spp.)是木犀科梣属落叶乔木的统称,其名称在不同地区和应用场景中存在丰富的别名体系。以下是 2025 年白蜡树的主要别名及其相关背景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别名与学名对应

- 梣树
- 来源:白蜡树所属的梣属(Fraxinus)中文名称直接衍生出 “梣树” 这一正式别名。例如,中国本土的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常被称为 “中国梣”。
- 使用场景:在植物分类学、学术文献及林业管理中广泛使用,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明确将白蜡树称为 “梣树”。
- 青榔木
- 来源:源于白蜡树的木材特性。其木材呈黄褐色或浅褐色,纹理清晰,质地坚韧,古代常用于制作工具手柄(如斧把),因此得名 “青榔木”。
- 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如河南、山东)尤为常见,宁陵县的 “宁陵白蜡杆” 即以此别名闻名。
- 白荆树
- 来源:与白蜡树的生态特征相关。其树皮灰白色,枝条细长柔韧,适合编织,民间因此称其为 “白荆树”。
- 应用:在园艺和园林绿化中,白荆树常作为行道树或景观树,如瓜州县将其选为 “县树” 时即使用此别名。
二、地区性别名与品种别名
- 地方俗称
- 水曲柳:需特别注意,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是白蜡属的另一树种,与普通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同属不同种。尽管两者形态相似,但水曲柳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木材更耐腐,常用于家具制作。
- 洋白蜡:指美洲绿梣(Fraxinus pennsylvanica),原产北美,引入中国后被称为 “洋白蜡” 或 “美国白蜡”,其变种如 “美国红叶白蜡”(秋紫白蜡)因秋季叶片变红而得名。
- 栽培变种名称
- 速生白蜡:通过人工选育的快速生长品种,如 “金叶白蜡”(叶片金黄色)、“红叶白蜡”(秋季叶色变红)等,这些名称多在苗木市场中使用。
- 对节白蜡:中国特有珍稀品种,仅分布于湖北大洪山南麓,因树形奇特、寿命长而被称为 “植物活化石”,常作为盆景素材。
三、2025 年命名动态与权威依据
- 名称稳定性
- 截至 2025 年,白蜡树的中文别名体系未发生重大变化。权威来源如抖音百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网仍沿用 “梣树”“青榔木”“白荆树” 等传统名称。
- 国际通用学名(Fraxinus)及主要中文别名在植物分类学中具有高度稳定性,未出现新的命名争议或更新。
- 品种与用途扩展
- 随着园林绿化需求的增长,新的栽培变种(如 “秋紫白蜡”)不断推出,但这些名称属于商业品种名,不影响通用别名体系。
- 例如,美国红叶白蜡 “紫色秋天” 作为行道树在盐碱地表现优异,其商品名与通用别名并存。
四、混淆名称的澄清
- 女贞(Ligustrum lucidum)
- 女贞属木犀科,与白蜡树同科不同属。尽管部分地区将女贞误称为 “白蜡树”,但两者形态差异显著:女贞为常绿乔木,叶片革质,而白蜡树为落叶乔木,叶片纸质。
- 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 栾树属无患子科,别名 “灯笼树”,与白蜡树形态和生态习性差异较大。栾树春季嫩叶红色,秋季果实似灯笼,常被误认为白蜡树,但两者分属不同科属。
五、文化与经济价值
- 历史地位
- 白蜡树在中国已有千年栽培历史,唐代起用于放养白蜡虫生产虫蜡,其分泌物 “川蜡” 因熔点高、质地纯净,被誉为 “蜡中之王”,曾是重要的照明和工业原料。
- 现代应用
- 生态防护:白蜡树根系发达,耐旱耐盐碱,在中国西北、华北地区广泛用于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
- 医药价值:树皮(秦皮)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作用,是传统中药的重要成分。
总结
2025 年白蜡树的核心别名仍为梣树、青榔木、白荆树,这些名称在学术、林业及民间长期沿用。地方俗称(如水曲柳、洋白蜡)和栽培变种名(如速生白蜡、红叶白蜡)则反映了其多样性的应用场景。需注意与女贞、栾树等易混淆树种的区分,以确保名称使用的准确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发财树会生虫子吗
上一篇:2025年草花苗木批发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