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2025年木槿花的诗词名句

时间:2025-04-02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18评论:0

木槿花以其朝开暮落的特性和坚韧不拔的意象,在中国诗词中留下了诸多经典篇章。以下结合历史名篇与文化内涵,为您梳理木槿花的诗词意境:

一、经典名句与意境解析


2025年木槿花的诗词名句

1. 李白《咏槿》:短暂之美与永恒之思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全唐诗》


李白以对比手法凸显木槿的独特魅力:园中群芳虽美,却不及槿花亭亭玉立于玉阶之畔的姿态。诗中 “婵娟” 一词赋予木槿以拟人化的高洁形象,暗喻其短暂而绚烂的生命如同美人转瞬即逝的容颜,引发对时光易逝的哲思。

2. 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秋意与离情的交织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白氏长庆集》


诗人以凋零的桐叶与风中的槿花烘托早秋的萧瑟,将自然景象与友人离别的惆怅融为一体。槿花的 “萧条” 不仅指花期将尽,更象征人生聚散无常,成为唐诗中以景抒情的典范。

3. 李商隐《槿花》:朝暮荣枯的生命隐喻


“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
——《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借槿花朝开暮落的特性,感叹生命的脆弱与世事的无常。“荣落” 二字凝练地概括了木槿的一生,也暗含对人生短暂的喟叹,与诗人一贯的含蓄深沉风格相符。

4. 杨万里《道旁槿篱》:生生不息的积极意象


“夹路疏篱锦作堆,朝开暮落复朝开。花中却是渠长命,换旧添新底用催。”
——《诚斋集》


杨万里一反传统的伤春悲秋,从槿花的循环绽放中看到生命的延续。“换旧添新” 的意象赋予木槿以顽强生命力,成为宋诗中哲理与情趣结合的佳作。

5. 舒頔《白槿花》:素洁品格的象征


“素质不自媚,开花向秋前。淡然超群芳,不与春争妍。”
——《贞素斋集》


诗人以白槿自喻,赞美其素洁淡雅、不媚世俗的品格。“不与春争妍” 一句,将木槿与桃李对比,凸显其孤高超脱的气质,成为文人托物言志的经典表达。

二、文化意象与诗词传统


1. 朝开暮落的哲思


木槿的短暂花期引发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如唐代崔道融的 “槿花不见夕,一日一回新”,以简洁语言点出其朝生暮死的特性;宋代洪咨夔的 “露径风篱取次芳,朝荣暮悴付流光”,则将槿花的荣枯与时光流逝相联结,体现出对生命无常的豁达态度。

2. 坚韧不拔的象征


木槿虽花期短暂,却能持续绽放数月,这种 “温柔的坚持” 在诗词中被赋予积极意义。韩国将其定为国花(称 “无穷花”),而中国诗人亦有类似表达,如明代张以宁的 “朝昏看开落,一笑小窗中”,以闲适态度欣赏其循环往复的生命力。

3. 女性美的隐喻


《诗经・郑风》以 “颜如舜华” 比喻女子美貌,开启了木槿象征女性美的传统。唐代戎昱的 “花是深红叶麹尘,不将桃李共争春”,则以木槿的红艳与桃李对比,暗示女子不随波逐流的个性。

三、延伸阅读与现代启示


若想深入理解木槿花的诗词意境,可参考以下作品:

  • 《诗经・有女同车》:木槿意象的源头,以花喻人,奠定其在文学中的审美基础。
  • 傅咸《舜华赋》:西晋文学中对木槿形态的细致描绘,如 “红葩紫蒂,翠叶素茎”。
  • 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贤明日登用,清庙歌缉熙。胡不学长卿,预作封禅词。” 虽未直接写木槿,但其豁达精神与木槿的坚韧相呼应。

木槿花的诗词名句跨越千年,从《诗经》到唐宋诗词,再到现代文学,始终承载着人类对生命、时光与美的思考。这些诗句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中对自然与人性深刻洞察的结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