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亚市花是什么花
三亚市的市花自 1995 年 7 月由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确定为三角梅(学名: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这一决定至今未发生变化。作为三亚城市精神的象征,三角梅不仅在街头巷尾、公园景区广泛种植,更深度融入了城市文化与发展脉络。
一、三角梅与三亚的渊源

- 历史选择
三角梅原产于南美洲,1872 年引入中国,1935 年首次在海南被记录。上世纪 70 年代起,三亚开始大规模栽培这种易存活、花期长的植物。其耐旱、耐贫瘠的特性与三亚的热带气候高度契合,很快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景观。
1995 年,三亚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将三角梅定为市花,因其 “热烈绽放、坚韧不拔” 的特质,被赋予 “热情、奋进” 的城市精神内涵。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国明曾表示:“三角梅象征着三亚人民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
- 文化符号
三角梅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成为三亚的文化符号。例如:
- 城市活动:2024 年建成开放的三角梅科博园,是全球最大的三角梅种质资源库之一,收集了约 500 个品种,成为三亚 “花卉 + 旅游” 的新地标。
- 重大赛事:2024 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会徽以三角梅为核心元素,融合鹿回头标志,展现了三亚的文化特色。
- 政策推广:海南近年来筛选出 17 个适合本地气候的三角梅品种,在三亚等地推广 40 多万盆良种,推动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力花卉。
二、三角梅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生态适应性
三角梅喜光、耐高温,在三亚全年可开花,尤其适合热带城市的立体绿化需求。其根系发达,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被广泛用于道路护坡、墙体垂直绿化等场景。
例如,三亚在 “双城”“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程中,大量采用三角梅进行城市景观提升,使其成为 “四季繁花” 的代表。
- 经济与科研价值
- 产业延伸:三角梅的苞片可提取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加工;叶片可入药,具有散瘀消肿的功效。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等景区还将三角梅与旅游结合,推出主题花展、文创产品等。
- 科研突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三角梅新品种 “袈裟” 在 2024 年世界花园大会上获金奖,标志着海南在花卉科研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三、2025 年最新动态
截至 2025 年 4 月,三亚市政府官网及权威媒体均未发布市花变更的公告。相反,三角梅的种植与推广仍在持续:
- 城市更新:2025 年三亚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强化园林绿地建设管理”,三角梅作为市花被列为重点推广品种。
- 国际交流:三亚通过三角梅科博园、玫瑰文化节等平台,向全球展示热带花卉的魅力,进一步巩固其 “花城” 形象。
四、常见误解与澄清
- 与海南省花的关系
三角梅不仅是三亚市花,也是海南省花(2013 年确定)。这种双重身份体现了其在海南生态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 其他花卉的定位
三亚的玫瑰谷、凤凰木等花卉虽在特定景区或季节成为亮点,但均未取代三角梅的市花地位。例如,凤凰花是五指山市花,而三亚的凤凰路等路段种植的凤凰木更多是景观配置,与市花无关。
五、游客与市民的互动
- 观赏推荐
- 三角梅科博园:位于崖州湾科技城,可观赏 450 余种三角梅,包括罕见的 “红心樱花”“柠檬黄” 等品种。
- 城市街道:迎宾路、凤凰路等主干道的三角梅花廊是热门打卡点。
- 节庆活动:每年春节花市、玫瑰文化节等活动中,三角梅均为核心元素。
- 市民参与
三亚市民常将三角梅种植于庭院或阳台,甚至参与 “最美阳台” 评选。政府也通过社区绿化项目,鼓励市民认养三角梅,增强城市归属感。
总结
三角梅作为三亚市花已有近 30 年历史,其生命力与文化内涵深深扎根于城市发展中。2025 年,这一地位未发生任何变化,反而通过科研、旅游、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深化,进一步巩固了其 “城市名片” 的角色。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繁花似锦,还是科博园内的种质创新,三角梅始终是三亚 “热情、坚韧、开放” 城市精神的最佳诠释。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和田青玉飘花手镯
上一篇:2025年东北大花宝宝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