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2025年番石榴叶又叫什么

时间:2025-04-06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13评论:0

番石榴叶在 2025 年的中文语境中,其常用别名与传统名称基本保持一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核心别名体系


2025年番石榴叶又叫什么

  1. 芭乐叶
    这是最广为人知的别名,尤其在台湾、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被广泛使用。例如,台湾的茶饮市场中,“芭乐叶茶” 是常见的健康饮品,而在福建的中药材市场,番石榴叶常以 “芭乐叶” 为商品名流通。这一名称的来源与番石榴的俗称 “芭乐” 直接相关,反映了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文化认知。

  2. 鸡矢茶 / 鸡屎果叶
    该名称源于番石榴叶揉碎后散发的特殊气味,类似鸡粪的腥臭味(闽南语中 “矢” 即粪便)。在广西、云南等地的传统医药文献中,如《广西中药志》明确记载其别名为 “鸡矢茶”,并强调其燥湿健脾的功效。这一名称在药用领域较为常见,尤其在民间偏方中常被提及。

  3. 番桃叶
    这一别名多见于广东、海南等地的地方志和植物志。例如,《广州植物志》中记载番石榴叶为 “番桃叶”,并描述其作为草药的应用历史。值得注意的是,“番桃” 在部分地区也指称番石榴果实,因此需结合语境区分叶与果的指代。


二、地区性特色称呼


  1. 麻里杆 / 那拔叶
    在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番石榴叶常被称为 “麻里杆” 或 “那拔叶”。这一名称可能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有关,例如云南傣族的传统医药文献中,番石榴叶被记作 “麻里杆”,用于治疗腹泻和皮肤炎症。

  2. 拔仔心 / 番石榴心
    台湾和福建部分地区将番石榴叶的嫩芽称为 “拔仔心”,强调其嫩梢的药用价值。例如,台湾的《中华本草》记载,番石榴嫩叶(拔仔心)捣汁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体现了地方用药的精细化区分。


三、学术与商业命名


  1. 拉丁学名
    番石榴叶的标准拉丁学名为 Folium Psidii Guajavae,这一名称在国际学术期刊和药典中统一使用。例如,2024 年发表于《Phytomedicine》的研究中,番石榴叶的提取物均以该学名标注。

  2. 商品名与专利名
    在现代医药领域,番石榴叶的提取物常被赋予商业名称,如 “Guava Leaf Extract” 或 “Psidium guajava Leaf Extract”。例如,美国 FDA 批准的降血糖药物 “Glucophage-G” 中,番石榴叶提取物的成分标注即采用这一格式。此外,部分企业申请的专利中,如中国专利 CN112353456A,将番石榴叶提取物命名为 “GJ-12”,用于糖尿病治疗。


四、文化与传统中的隐喻


  1. “止泻神草”
    在东南亚民间,番石榴叶因其显著的止泻功效被称为 “止泻神草”。例如,越南的传统疗法中,番石榴叶煮水被用于治疗霍乱,这一用法在 2023 年的《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中仍有案例报道。

  2. “天然抗生素”
    现代研究发现番石榴叶含有多种抗菌成分,因此在健康养生领域被称为 “天然抗生素”。例如,2024 年《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的综述指出,番石榴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显著,这一特性强化了其民间别名的传播。


五、历史演变与现代应用


番石榴叶的名称体系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

  • 历史文献:清代《岭南采药录》中记载其别名为 “鸡矢茶”,而民国时期的《福建药物志》则称其为 “番石榴叶”。
  • 现代药典:2025 年版《中国药典》仍沿用 “番石榴叶” 作为正名,但在 “别名” 项中收录了 “芭乐叶”“鸡矢茶” 等 12 个名称。
  • 国际传播: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Guava Leaf” 成为英语世界最常用的名称,而在西班牙语国家,其名称 “Hoja de Guayaba” 也被广泛接受。

六、常见误解与区分


  1. 与石榴叶的混淆
    石榴叶(Punica granatum)与番石榴叶在中文名称中易被混淆。例如,部分电商平台误将石榴叶标注为 “番石榴叶” 销售。二者的区别在于:番石榴叶为桃金娘科植物,叶片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绒毛;而石榴叶为石榴科植物,叶片狭长,边缘光滑。

  2. “红心芭乐叶” 与 “白心芭乐叶”
    在台湾和海南,番石榴因果肉颜色分为红心和白心品种,其叶在市场上也被区分销售。研究表明,红心番石榴叶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更高,因此价格略高于白心品种。


总结


番石榴叶的名称体系呈现出 “一地多名”“一名多义” 的特点,其核心别名(如芭乐叶、鸡矢茶)在 2025 年仍保持稳定,而地区性称呼和学术命名则随文化传播和科学研究不断丰富。这一现象既反映了植物命名的传统延续性,也体现了现代医药对其价值的重新认知。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了解这些名称有助于准确选购相关产品;对于研究人员,则需注意名称的标准化使用,以避免学术交流中的歧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