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叶一枝花的学名
截至 2025 年,七叶一枝花的学名仍为Paris polyphylla Smith,属于百合科(Liliaceae)重楼属(Paris)。这一学名自 1819 年由英国植物学家威廉・罗克斯堡(William Roxburgh)首次描述以来,历经多次分类学修订,但其核心地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以下从分类学依据、近年研究进展及保护现状三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分类学依据与传统认知

- 学名稳定性
七叶一枝花的学名Paris polyphylla由 Smith 于 1819 年正式命名,模式标本采集自尼泊尔。这一名称在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N)框架下具有优先地位,后续研究虽发现其存在多个变种(如Pari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但均属于种下分类单元,不影响原种的学名有效性。
- 属级分类:重楼属(Paris)在 2016 年 APG IV 分类系统中被划归藜芦科(Melanthiaceae),但部分文献仍沿用传统的百合科分类。
- 异名处理:历史上曾有多个异名(如Daiswa polyphylla、Paris biondii),但根据 2007 年的分类学修订,这些名称已被归为同物异名。
- 形态特征与分布
七叶一枝花的典型特征为:叶片 5-11 枚轮生,萼片披针形,花瓣黄绿色,花药短于花丝,蒴果紫色。其分布范围覆盖中国西南、印度、尼泊尔及越南等地,中国境内以云南、四川、贵州为主要产区。
二、近年研究进展与分类学争议
- 分子系统学研究
2023 年泰国学者的研究通过分子测序发现,当地部分曾被鉴定为Paris chinensis的种群实为新物种Paris siamensis。这一发现表明重楼属内存在隐存种(cryptic species),但未涉及Paris polyphylla的分类地位调整。
- 遗传多样性:中国学者对Paris polyphylla的遗传分析显示,其种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但尚未达到种级差异。
- 种下分类争议
传统分类中,Paris polyphylla下的变种(如var. chinensis、var. yunnanensis)主要依据叶片形态、花药长度等特征划分。然而,2007 年的修订指出,部分变种(如var. kwantungensis)因形态变异幅度大,已被归为原种的异名。目前,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和《中国植物志》仍承认Paris polyphylla的复合种(species complex)地位,未设立新的独立种。
三、保护现状与学名的实际应用
- 濒危等级与保护措施
- IUCN 评级:Paris polyphylla被列为易危(VU)物种,主要因过度采挖用于中药材贸易。
- 中国保护:2021 年,除北重楼(Paris verticillata)外,重楼属所有物种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 栽培替代:人工繁育技术的推广(如组培快繁)有助于缓解野生资源压力,但学名的稳定性对种质鉴定至关重要。
- 药用与科研中的学名使用
- 中药标准:中国药典将Paris polyphylla和云南重楼(Paris yunnanensis)的根茎作为 “重楼” 入药,学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药材质量控制。
- 国际交流:在跨境贸易和学术合作中,Paris polyphylla是唯一被广泛接受的学名,变种名称通常需结合地理来源进一步说明(如 “华重楼” 对应var. chinensis)。
四、未来可能的变化与建议
- 分类学动态
随着分子系统学的深入,重楼属可能面临更细致的分类调整。例如,2023 年Paris siamensis的发现提示,Paris polyphylla复合种内可能存在未被描述的新种。若未来研究证实这些种群的独立性,学名可能需要更新。
- 信息追踪建议
- 权威数据库:定期查阅《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Flora of China)及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
- 学术期刊:关注《Taxon》《Phytotaxa》等分类学期刊,以及《Plants》《Molecules》等植物学综合期刊。
结论
2025 年,七叶一枝花的有效学名为Paris polyphylla Smith,其种下分类单元(如变种)的处理可能存在争议,但原种名称在分类学和实际应用中均保持稳定。对于科研、保护及贸易场景,建议优先使用Paris polyphylla作为标准学名,并结合具体变种或地理来源进行补充说明。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月季花有哪种颜色
上一篇:2025年君子兰多久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