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芒种时节开什么花
2025 年芒种节气(6 月 5 日)正值泉州盛夏伊始,此时气温攀升至 30℃以上,雨量充沛,湿度较高,为热带和亚热带花卉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结合泉州本地气候特征、传统花事活动及最新观测数据,以下为芒种时节泉州的主要花卉景观及特色品种:
一、本土特色花卉

- 荷花(Nelumbo nucifera)
作为泉州夏季的标志性花卉,荷花通常在 6 月上旬进入初花期,芒种期间可见 “小荷才露尖尖角” 的景象。东湖公园、西湖公园、刺桐公园等传统赏荷地已开始布展,例如东湖公园的 “七星拱月” 花池造型,今年新增了 20 余个品种,包括粉霞、一丈青等,预计 6 月中旬进入盛花期。若逢雨后初晴,承天寺、少林寺等地的荷花池会呈现 “雨打荷叶滚珠” 的禅意景致。
- 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龙船花因花期与端午节重叠而得名,泉州街头巷尾常见其橘红色花序。该花耐热耐湿,在刺桐路、江滨公园等地形成带状花境,单朵花期可持续 2-3 周,芒种期间正值盛期。其变种 “矮龙船” 适合盆栽,部分社区绿化中可见其与三角梅搭配种植。
-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紫薇在泉州俗称 “百日红”,芒种前后进入始花期,花色以玫红、粉白为主。中山公园、清源山景区的百年紫薇古树群已开始抽穗,预计 6 月中旬进入最佳观赏期。其树皮光滑如肤,与荷花、榕树构成闽南庭院典型景观。
二、外来引种花卉
-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泉州城郊的丰州、洛江等地近年兴起向日葵花海,芒种期间正值盛花期。例如清境桃源景区的百亩向日葵田,花朵直径可达 20 厘米,搭配稻草人、风车等装置,形成网红打卡点。向日葵喜光耐旱,与闽南红砖古厝相映成趣。
- 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
作为热带观赏树种,蓝花楹在泉州中心市区的学府路、东海大街形成紫色花廊。芒种期间正值其第二波花期,花瓣飘落时路面宛如铺上蓝紫色地毯。该树原产巴西,在泉州的适应性表现良好,2024 年统计显示成活率达 92%。
三、传统民俗花卉
- 素馨花(Jasminum grandiflorum)
素馨花是泉州蟳埔 “簪花围” 的核心花材,芒种期间正值盛采期。云鹿社区的花农每日凌晨采摘花蕾,经特殊处理后可保持 3 日不凋。其花香清甜,与茉莉花、玉兰花搭配,构成闽南女性头饰的 “三剑客”。
- 含笑花(Michelia figo)
含笑花因花瓣半开似笑得名,芒种期间进入末花期。泉州古城的开元寺、承天寺仍可见其淡黄色花朵,香气清幽。该花曾被列为候选市花,与刺桐花、素馨花共同构成泉州 “市花三杰”。
四、新兴观赏品类
- 姜荷花(Curcuma alismatifolia)
作为东南亚引进品种,姜荷花在泉州植物园、永春花卉基地表现优异。芒种期间,其紫红色苞片与金黄色花蕊形成强烈对比,单株花期长达 2 个月。2024 年永春县新增种植面积 500 亩,预计 6 月中旬举办赏花节。
- 睡莲(Nymphaea spp.)
泉州各公园的睡莲品种持续更新,2025 年茶亭公园引进了 200 余个品种,包括耐寒睡莲 “海尔芙拉” 和热带睡莲 “万维莎”。芒种期间,这些品种在刺桐公园、芳草园的水景中绽放,部分品种夜间闭合、清晨开放,形成 “朝开暮合” 的奇观。
五、气候与花期预测
根据泉州市应急管理局 2024 年气候会商结果,2025 年雨季可能提前,芒种期间(6 月 5-21 日)预计有 3-4 次强降水过程,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短时暴雨。这种气候条件可能导致荷花、龙船花等水生花卉花期延长,但需警惕积水对向日葵、紫薇等旱生植物的影响。建议市民关注泉州市气象局发布的 “花卉观赏指数”,合理安排赏花行程。
六、特色赏花路线推荐
- 古城文化线
开元寺(紫薇古树群)→ 承天寺(禅意荷花)→ 中山路(紫薇花廊)→ 蟳埔村(簪花围素馨花)
- 生态休闲线
东湖公园(七星拱月荷花)→ 清源山(野生杜鹃)→ 清境桃源(向日葵花海)
- 滨海风光线
石狮湿地公园(荷花湿地)→ 黄金海岸(蓝花楹大道)→ 围头村(三角梅海岸)
赏花提示:
- 清晨 6-8 点是拍摄荷花、睡莲的最佳时段,此时花朵刚开放且光线柔和。
- 蟳埔簪花围体验需提前预约,花材每日限量供应。
- 部分公园实行 “错峰开放”,如东湖公园 6:30 开园,建议避开周末人流高峰。
泉州芒种时节的花卉景观既延续了千年海丝的文化底蕴,又融合了现代园艺的创新成果,无论是古典园林的荷花,还是新兴花海的向日葵,都展现了这座城市 “半城烟火半城花” 的独特魅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虎皮吊兰养殖方法
上一篇:2025年根部在水里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