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芦笋种植养殖技巧
以下是针对 2025 年芦笋种植的实用技巧,结合安徽马鞍山的气候特点和现代农业管理要点整理,供参考:
一、种植准备阶段

1. 品种选择
- 适合安徽地区的品种:选择耐寒、抗病、高产的品种,如 “阿波罗”“格兰德”“玛丽华盛顿” 等,兼顾绿芦笋和白芦笋需求(白芦笋需培土遮光)。
- 购买优质脱毒种苗或种子,确保发芽率和抗逆性。
2. 地块选择与土壤改良
- 土壤要求: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pH 值 6.5-7.5(偏碱性更佳),避免连作(前茬忌为芦笋、番茄、辣椒等)。
- 土壤处理:深耕 30-40 厘米,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如羊粪、堆肥)2000-3000 公斤 + 复合肥(N-P-K=15-15-15)50 公斤,翻耕混匀;酸性土壤可每亩撒 50-100 公斤生石灰调节 pH 值。
3. 播种与育苗(2-3 月春播 / 8-9 月秋播)
- 种子处理:50℃温水浸种 24 小时,捞出后用湿纱布包裹,25-30℃催芽 3-5 天(露白即可)。
- 育苗方式:采用穴盘育苗或苗床育苗,基质用腐殖土 + 珍珠岩(3:1),每穴播 1-2 粒种子,覆土 1-2 厘米,保持温度 20-25℃,湿度 60%-70%。
- 苗期管理:出苗后追施 1-2 次稀尿素(0.3%),苗高 15-20 厘米、具 3-4 片真叶时定植(约 8-10 周苗龄)。
二、定植与田间管理
1. 定植要点(4 月上旬或秋季 10 月上旬)
- 行距与株距:白芦笋行距 1.8-2 米,株距 30-35 厘米;绿芦笋行距 1.2-1.5 米,株距 25-30 厘米,定植沟深 30 厘米,沟内施腐熟有机肥 + 过磷酸钙(每亩 50 公斤)。
- 定植方法:将幼苗根系舒展放入沟内,覆土 3-5 厘米,压实后浇透定根水,后期随幼苗生长逐步培土至与地面齐平。
2. 生长期管理
- 水分管理:定植后保持土壤湿润,忌积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根腐);采收期(第 2 年起)保持土壤含水量 60%-70%,干旱时每周浇水 1 次(滴灌或沟灌,避免叶面喷水)。
- 施肥管理:
- 幼苗期(定植后 1-2 个月):每隔 2 周施 1 次平衡水溶肥(N-P-K=20-20-20),浓度 0.2%。
- 成株期(当年秋季):追施腐熟有机肥 + 复合肥(磷钾为主),促进根系发育。
- 采收期(第 2 年起春季):采收前 1 个月施催芽肥(高氮复合肥),采收期结束后施复壮肥(氮磷钾均衡肥),每亩 20-30 公斤。
- 中耕与培土:定期中耕除草,白芦笋在笋芽萌发前(3 月)培土 15-20 厘米厚,形成高垄遮光(笋茎洁白);绿芦笋无需培土,但需防止杂草竞争。
3. 病虫害防治
- 病害:
- 茎枯病(主要病害):发病初期喷施 50% 多菌灵 800 倍液或 1:1:160 波尔多液,每 7-10 天 1 次,连喷 2-3 次;及时清除病茎并带出田间。
- 根腐病:避免积水,定植前用 50% 恶霉灵 1000 倍液灌根,发病后灌根 2-3 次。
- 虫害:
- 蚜虫、蓟马:用 10% 吡虫啉 2000 倍液或 5% 啶虫脒 1500 倍液喷雾。
- 地老虎、蛴螬:播种前每亩撒施辛硫磷颗粒剂 2-3 公斤,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 生态防治:田间间作万寿菊、除虫菊等驱虫植物,利用性诱剂、黄板诱杀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三、采收与产后管理
1. 采收时间
- 定植第 1 年:不采收,让植株充分生长(仅保留 10-15 根健壮茎秆,其余嫩笋摘除)。
- 第 2 年起:春季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开始采收(马鞍山约 4 月中旬),绿芦笋笋尖未散开、高度 20-25 厘米时收割;白芦笋在培土垄面出现裂缝时挖掘(笋尖距地表 3-5 厘米)。
- 采收周期:第 2 年采收 20-30 天,第 3 年起延长至 40-60 天(根据植株长势调整),采收后期留 3-4 根母茎进行光合作用。
2. 采收技巧
- 用专用芦笋刀或剪刀齐土面切断,避免损伤鳞芽盘;白芦笋采收后及时回填培土垄,保持垄面平整。
- 采收后及时分级包装,鲜笋避光冷藏(4-5℃),延长保鲜期。
3. 采收后管理
- 清除田间残茎、杂草,喷施一次杀菌剂(如代森锰锌)预防病害。
- 追施复壮肥(氮磷钾 = 15-10-20),促进新茎萌发和根系生长,为下一年高产打基础。
四、安徽马鞍山气候适配建议
- 夏季高温应对:7-8 月高温期,搭建遮阳网(遮光率 30%)或行间覆盖秸秆 / 地膜,降低地表温度,减少蒸腾失水。
- 冬季防寒:12 月至次年 2 月,地上部枯萎后清理田园,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 2000 公斤 + 草木灰 50 公斤,培土 10 厘米厚保护根系越冬。
- 雨水管理:梅雨季节(6-7 月)加强排水,防止烂根;配备排水沟或安装排水泵,避免田间积水超过 24 小时。
五、经济效益提升建议
- 设施栽培:采用大棚种植,可提前 1-2 周上市,延长采收期,同时减少极端天气影响。
- 有机种植:通过有机认证,提升芦笋附加值,适合高端市场;禁用化学农药,改用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病害。
- 多元化发展:结合芦笋嫩茎、芦笋茶、芦笋罐头等深加工,或开展采摘体验农业,提高综合收益。
按照以上技巧管理,芦笋定植后第 3 年进入盛产期,亩产可达 800-1200 公斤,持续收获 10-15 年。关键在于前期土壤改良、合理留养母茎及病虫害早防早治,确保植株健壮生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百合花课文新媳妇
上一篇:2025年盆栽玫瑰花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