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树木除虫用什么药
根据 2025 年最新的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环保要求,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树木害虫的常用药剂及防治方案,结合高效、低毒、环保的原则进行推荐:
一、按害虫类型分类推荐

1. 食叶类害虫(如蚜虫、毛虫、叶蝉、尺蠖等)
- 化学药剂:
- 氯氰菊酯(高效低毒):触杀和胃毒作用,适用于多种食叶害虫,击倒速度快。
- 甲维盐・茚虫威:复配药剂,兼具内吸和胃毒作用,对抗性害虫效果显著。
- 吡虫啉(新烟碱类):内吸传导性强,针对蚜虫、叶蝉等刺吸式害虫,注意花期避免使用(对蜜蜂有毒)。
- 生物制剂:
- 苏云金杆菌(BT):特异性感染鳞翅目幼虫,安全环保,适合生态园区。
- 白僵菌 / 绿僵菌:真菌类生物农药,通过寄生害虫体内起效,持效期长。
- 植物源农药:
- 印楝素:抑制害虫取食和生长,天然提取物,对天敌友好。
2. 蛀干类害虫(如天牛、吉丁虫、小蠹虫等)
- 内吸性药剂:
- 噻虫嗪(悬浮剂 / 树干注射剂):长效内吸,通过根系或树干吸收传导,防治深层蛀干害虫。
- 阿维菌素・毒死蜱(树干喷雾 / 注射):触杀 + 胃毒,注意毒死蜱在部分地区可能限制使用,需遵循当地规定。
- 缓释剂型:
- 灭幼脲缓释颗粒:埋于树根周围,通过根系吸收,抑制幼虫发育。
- 物理防治辅助:
- 树干涂抹 矿物油 + 毒死蜱乳油 混合剂,封闭虫孔并触杀成虫。
3. 刺吸式害虫(如介壳虫、叶螨、蓟马等)
- 专用药剂:
- 螺虫乙酯(内吸双向传导):对介壳虫、蚜虫、螨类的成虫和卵均有效,持效期长达 4-8 周。
- 乙螨唑(杀螨卵):配合阿维菌素或哒螨灵,防治红蜘蛛等螨类,阻断世代繁殖。
- 噻嗪酮(杀若虫):抑制介壳虫、叶蝉若虫蜕皮,需在幼虫期使用。
- 环保方案:
- 矿物油(99% 纯度):喷淋树干叶片,物理封闭害虫气孔,适合有机果园或敏感区域。
4. 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
- 土壤处理:
- 辛硫磷颗粒剂(低残留):撒施后翻耕,触杀和胃毒作用,防治根部害虫。
- 白僵菌颗粒:生物防治,寄生地下害虫幼虫,长期改善土壤生态。
二、2025 年技术趋势与注意事项
- 绿色防控优先:
- 推广 生物防治(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 和 物理防治(诱虫灯、粘虫板),减少化学农药依赖。例如释放瓢虫治蚜虫,使用性诱剂诱杀天牛成虫。
- 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蛇床子素)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氟啶脲)应用更广泛,符合欧盟、国内有机认证标准。
- 抗药性管理:
- 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如菊酯类与新烟碱类交替),避免单一药剂长期使用。
- 推荐 复配制剂(如氯氰菊酯 + 毒死蜱),提升防效并延缓抗性。
- 精准施药技术:
- 采用 无人机低空喷雾 或 树干注射技术,减少药剂漂移,提高靶向性(尤其高大树木)。
- 结合害虫发生周期用药,如介壳虫在若虫孵化期(4-5 月)防治效果最佳。
- 安全与合规:
- 禁用高毒农药(如甲胺磷、氧乐果),选择 低毒低残留药剂(登记证号需在有效期内)。
- 施药时避开雨天、花期及天敌活跃期,佩戴防护装备,遵守安全间隔期(通常 14-21 天)。
三、综合防治建议
- 预防为主:冬季清园时喷施 石硫合剂(3-5 波美度),杀灭越冬虫卵;生长期定期巡查,早发现早防治。
- 区域统防:同一园区或街道树木统一施药,避免害虫迁移扩散。
- 药剂选择参考: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 病虫害预测预报,结合树种(如松树防松毛虫、柳树防天牛)和害虫抗性调整方案。
如需具体树种的详细用药配比或当地禁用农药清单,建议咨询属地林业病虫害防治站或专业农技人员,确保科学、安全用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牡丹花广东能种吗
上一篇:2025年玫瑰花的药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