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花玉米是怎么种出来的

时间:2025-01-20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20评论:0

花玉米是玉米的一个变种,因其颗粒呈现多种颜色而得名。以下为你介绍它的种植过程:

选种与种子处理

花玉米是怎么种出来的

选择合适品种 :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市场需求,挑选适宜的花玉米品种。比如,在北方地区可选择中早熟的品种。

精选种子 :去除种子中的瘪粒、破损粒以及杂质,挑选饱满、色泽鲜亮、大小均匀的种子,以保障种子的发芽率和纯度。

晒种 :在播种前,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将种子摊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晾晒 2-3 天。每隔一段时间翻动一下,确保种子受热均匀。晒种能够打破种子的休眠期,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浸种 :将晒好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 8-12 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加快发芽速度。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含有微量元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浸种液进行浸种,以增强种子的抗逆性和促进幼苗生长。

拌种 :为了预防病虫害对种子和幼苗的侵害,可以使用相应的药剂进行拌种。例如,使用杀虫剂拌种可防治地下害虫,使用杀菌剂拌种可预防玉米苗期的病害。将药剂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种子充分混合,使每粒种子都均匀地裹上一层药剂。

选地与整地

选择适宜地块 :花玉米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花玉米,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且酸碱度适中的地块。同时,要避免选择在风口处或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方。此外,花玉米属于异花授粉作物,为了保证其花色的纯正和品质的优良,应与其他普通玉米品种保持一定的隔离距离,一般隔离距离不少于 300 米。

精细整地 :在播种前,需要对地块进行精细整地。首先,要将地块上的残茬、杂草、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然后,进行深耕,深耕深度一般为 25-30 厘米,通过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的分解转化,为花玉米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深耕后,进行耙地,耙地深度一般为 10-15 厘米,通过耙地可以破碎土块,使土壤颗粒细小、均匀,表面平整,达到上虚下实的整地质量要求,有利于花玉米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播种

确定播种时间 :花玉米的播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温度以及花玉米的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来说,当土壤 5-10 厘米深处的温度稳定通过 10-12℃时,是花玉米的适宜播种期。在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播种时间一般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而在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播种时间一般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此外,如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播种时间可以适当提前 7-10 天。

控制播种密度 :花玉米的播种密度需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紧凑型花玉米品种的播种密度可以适当大一些,每亩种植 4500-5500 株;而平展型花玉米品种的播种密度则需要适当小一些,每亩种植 3500-4500 株。在土壤肥力较高、气候条件适宜且栽培管理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播种密度可以适当增大;反之,在土壤肥力较低、气候条件较差且栽培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播种密度则需要适当减小。

播种方法 :花玉米的播种方法主要有条播、点播和育苗移栽三种。

条播 :是将花玉米种子按照一定的行距,均匀地播撒在开好的播种沟内,然后覆盖一层薄土。条播的优点是播种效率高、速度快,适合大面积种植;缺点是用种量较大,间苗、定苗工作比较繁琐。

点播 :是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每个播种点上播入 2-3 粒花玉米种子,然后覆盖一层薄土。点播的优点是用种量较少,株行距比较均匀,有利于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缺点是播种效率较低,速度较慢,适合小面积种植或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采用。

育苗移栽 :是先在苗床或营养钵中进行花玉米种子的育苗,待幼苗长到 3-4 片叶时,再将其移栽到大田中。育苗移栽的优点是可以提前播种,延长花玉米的生育期,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由于育苗阶段可以集中管理,便于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抗逆性。缺点是育苗和移栽过程比较繁琐,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适合在种植规模较小、对花玉米产量和品质要求较高的情况下采用。

田间管理

查苗补苗 :在花玉米播种后,要及时进行查苗,查看种子的发芽情况和幼苗的生长状况。如果发现有缺苗断垄的现象,要及时进行补苗。补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补种,即选用与原品种相同的种子,经过浸种、催芽处理后,按照原来的播种密度和深度进行补种;另一种是移栽补苗,即从苗密的地方挖取生长健壮、大小一致的幼苗,移栽到缺苗的地方,移栽时要注意保持幼苗的根系完整,尽量少伤根,并及时浇足定根水,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间苗定苗 :当花玉米幼苗长到 3-4 片叶时,要及时进行间苗,去除病苗、弱苗、小苗和杂株,保留生长健壮、大小一致的幼苗,使幼苗分布均匀,避免幼苗之间相互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影响幼苗的生长发育。当幼苗长到 5-6 片叶时,要进行定苗,按照预定的种植密度,确定每穴保留的幼苗数量,一般每穴保留 1 株健壮的幼苗。间苗和定苗工作要选择在晴天的下午进行,因为经过一天的阳光照射,病苗、弱苗会表现出明显的萎蔫症状,此时进行间苗和定苗,更容易识别和去除病苗、弱苗,保证保留的幼苗生长健壮。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花玉米田间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中耕不仅可以去除田间杂草,减少杂草与花玉米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还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的分解转化,有利于花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对养分、水分的吸收利用。同时,中耕还可以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在花玉米的生长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 2-3 次中耕。第一次中耕在定苗后进行,中耕深度一般为 5-7 厘米,此次中耕要浅一些,以免伤根;第二次中耕在拔节期进行,中耕深度一般为 10-12 厘米,此次中耕可以适当深一些,以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第三次中耕在大喇叭口期进行,中耕深度一般为 7-8 厘米,此次中耕要浅一些,以免伤根。在中耕的同时,要及时去除田间杂草。除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除草,即通过人工拔除或使用锄头、铲子等农具进行除草,人工除草的优点是除草效果好,对花玉米植株的损伤小,缺点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另一种是化学除草,即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化学除草的优点是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缺点是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对花玉米植株造成药害,同时还会污染土壤和环境。因此,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品种、使用剂量和施药时间,避免在高温、强光、大风天气或花玉米植株生长敏感期进行施药,以确保除草效果和花玉米植株的安全。

施肥管理 :花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及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等中微量元素,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合理施肥是花玉米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花玉米的施肥原则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施用,并根据花玉米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基肥 :基肥是花玉米生长发育的基础,其作用是为花玉米提供长效的养分供应,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花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农家肥、堆肥、厩肥、绿肥等,这些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能够为花玉米提供全面的养分供应,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通气性,有利于花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还应配合施用适量的化肥,如氮肥、磷肥、钾肥等,以满足花玉米生长发育前期对养分的需求。基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花玉米品种特性和种植密度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应施用有机肥 2000-3000 公斤,尿素 10-15 公斤,过磷酸钙 30-40 公斤,硫酸钾 10-15 公斤。基肥的施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撒施,即将有机肥和化肥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耕,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另一种是条施,即在开好的播种沟或施肥沟内,将有机肥和化肥均匀地施入沟内,然后覆盖一层薄土。条施的优点是肥料集中,利用率高,有利于花玉米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利用,但条施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基肥施用方法。

追肥 :追肥是在花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其对养分的需求特点和土壤肥力状况,及时补充施用的肥料。追肥的作用是为花玉米提供速效的养分供应,满足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促进花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花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花玉米的追肥时期和追肥量应根据花玉米的生长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状况、基肥施用量和花玉米的品种特性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花玉米的追肥时期主要有苗肥、拔节肥、大喇叭口肥和粒肥等。

苗肥 :苗肥是在花玉米定苗后施用的肥料,其作用是促进花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培育壮苗,增强花玉米幼苗的抗逆性。苗肥应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施用磷肥和钾肥。苗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基肥施用量和花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应施用尿素 5-7 公斤,过磷酸钙 10-15 公斤,硫酸钾 5-7 公斤。苗肥的施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条施,即在花玉米幼苗的一侧,距幼苗 10-15 厘米处,开一条深 10-15 厘米的施肥沟,将肥料均匀地施入沟内,然后覆盖一层薄土;另一种是穴施,即在花玉米幼苗的周围,距幼苗 10-15 厘米处,挖几个深 10-15 厘米的施肥穴,将肥料均匀地施入穴内,然后覆盖一层薄土。条施和穴施的优点是肥料集中,利用率高,有利于花玉米幼苗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利用,但条施和穴施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苗肥施用方法。

拔节肥 :拔节肥是在花玉米拔节期施用的肥料,其作用是促进花玉米茎秆的生长发育,增强茎秆的强度和韧性,防止花玉米倒伏,同时还可以促进花玉米叶片的生长发育,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为花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光合产物。拔节肥应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施用磷肥和钾肥。拔节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基肥施用量和花玉米的生长情况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应施用尿素 10-15 公斤,过磷酸钙 15-20 公斤,硫酸钾 10-15 公斤。拔节肥的施用方法与苗肥相同,可采用条施或穴施的方法进行施肥。

大喇叭口肥 :大喇叭口肥是在花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的肥料,其作用是促进花玉米雄穗和雌穗的分化发育,增加花玉米的穗粒数和粒重,提高花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大喇叭口肥是花玉米追肥中的关键肥料,其施用量应占花玉米总追肥量的 50%-60%。大喇叭口肥应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施用磷肥和钾肥。大喇叭口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基肥施用量和花玉米的生长情况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应施用尿素 15-20 公斤,过磷酸钙 20-25 公斤,硫酸钾 15-20 公斤。大喇叭口肥的施用方法与苗肥和拔节肥相同,可采用条施或穴施的方法进行施肥。

粒肥 :粒肥是在花玉米抽雄穗后至灌浆期施用的肥料,其作用是防止花玉米后期脱肥早衰,延长花玉米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花玉米的粒重,提高花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粒肥应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施用磷肥和钾肥。粒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基肥施用量和花玉米的生长情况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应施用尿素 5-7 公斤,过磷酸钙 10-15 公斤,硫酸钾 5-7 公斤。粒肥的施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际追肥,即在花玉米植株的一侧,距植株 10-15 厘米处,开一条深 10-15 厘米的施肥沟,将肥料均匀地施入沟内,然后覆盖一层薄土;另一种是叶面追肥,即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肥液,然后用喷雾器将肥液均匀地喷洒在花玉米叶片的正反两面。叶面追肥的优点是肥料吸收快,利用率高,能够迅速补充花玉米植株所需的养分,同时还可以避免肥料对花玉米根系的损伤。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粒肥施用方法。

水分管理 :花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满足其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水分管理是花玉米田间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措施,调节花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土壤水分状况,为花玉米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从而提高花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花玉米的需水规律是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少。在花玉米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对水分的需求和敏感程度也不同。

播种至出苗期 :此期花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少,但土壤水分状况对花玉米种子的发芽和出苗影响较大。如果土壤水分不足,种子会因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而无法发芽,导致缺苗断垄;如果土壤水分过多,会使土壤通气性变差,种子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同样会导致缺苗断垄。因此,在播种前,要确保土壤墒情适宜,一般土壤含水量以 16%-18% 为宜。如果土壤墒情不足,要及时进行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的范围;如果土壤墒情过足,要及时进行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以保证花玉米种子的正常发芽和出苗。

苗期 :此期花玉米对水分的需求仍然较少,且花玉米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适度的干旱有利于促进花玉米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使根系下扎更深,分布更广,从而增强花玉米幼苗的抗旱能力和吸收养分的能力。因此,在苗期,一般不需要进行灌溉,除非遇到严重的干旱天气,土壤含水量低于 12%,此时要及时进行灌溉,以保证花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在苗期,也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田间积水,导致花玉米幼苗根系缺氧腐烂,影响花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

拔节期至抽雄期 :此期是花玉米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也是花玉米对水分需求的临界期。在此期间,花玉米的茎叶生长迅速,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发育,植株的生理活动和代谢作用非常旺盛,对水分的需求急剧增加。如果在此期间土壤水分不足,会导致花玉米植株生长缓慢,茎叶短小,雄穗和雌穗分化发育不良,穗粒数减少,严重影响花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拔节期至抽雄期,要确保土壤水分充足,一般土壤含水量以 18%-20% 为宜。如果土壤含水量低于 16%,要及时进行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的范围。灌溉时,要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沟灌、畦灌、喷灌、滴灌等,避免大水漫灌,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在拔节期至抽雄期,也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田间积水,导致花玉米植株根系缺氧腐烂,影响花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

抽雄期至灌浆期 :此期是花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花玉米的雄穗开花散粉,雌穗吐丝受精,籽粒开始形成并灌浆充实。在此期间,花玉米植株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