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植物乳杆菌的种类
截至 2025 年,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原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分类体系已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国际微生物命名规则进行了系统性调整。以下是结合最新研究和行业应用的详细分析:
一、分类学地位的更新
- 属级分类调整
根据 2020 年国际原核生物系统学委员会(ICSP)的分类修订,植物乳杆菌已从传统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中分离,独立为乳植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其学名更新为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这一调整反映了该物种在基因组和代谢特征上的独特性,例如其碳水化合物代谢基因的多样性和适应植物环境的能力。
- 亚种划分的争议
尽管早期研究(如 2018 年)提出植物乳杆菌可分为两个亚种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 plantarum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 argentoratensis,但 2022 年中国《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更新时,未将亚种分类纳入官方命名体系。这可能是因为亚种划分主要基于局部基因差异(如 16S rRNA 或特定功能基因),而全基因组分析显示这些差异不足以支持亚种的独立地位。目前,国际主流数据库(如 NCBI、Lactobacillus genome database)仍以种为单位进行分类,亚种分类仅在特定研究中使用。
二、工业与医疗领域的菌株应用
- 食品与饲料工业
- 植物乳植杆菌 DSM 34271:2025 年欧盟批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效率和营养价值。该菌株通过抑制腐败菌生长,减少营养成分流失,尤其适用于高水分含量的饲料。
- 植物乳植杆菌 J26:均瑶大健康研发的专利菌株,具有减肥功效,已应用于益生菌固体饮料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脂肪代谢有关。
- 植物乳植杆菌 ST-III:光明乳业通过太空诱变技术筛选的菌株,具有耐酸、耐胆盐特性,可改善肠道功能并降低胆固醇。该菌株已产业化,用于酸奶和功能性食品。
- 医疗与保健
- 植物乳植杆菌 L168:南京医科大学研究发现,该菌株可通过调节肠道 - 肺轴,改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肺部炎症和肺泡化缺陷。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 TLR4/NF-κB 信号通路,减少促炎细胞因子释放。
- 植物乳植杆菌 4-10:江南大学筛选的菌株,能产生细菌素拮抗单增李斯特菌,在食品防腐和临床抗感染领域具有潜力。
三、研究热点与技术进展
- 功能菌株的定向选育
企业和科研机构通过基因组挖掘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菌株。例如,佰澳达生物利用合成生物学优化微生物组结构,构建了 2000 余株菌的资源库,其中 40 余株已商业化。
- 代谢机制与应用扩展
- 重金属吸附:植物乳植杆菌 CCFM8661 可吸附铅离子,降低其在小鼠体内的积累,为重金属暴露人群提供潜在干预手段。
- 生物膜形成:研究发现植物乳杆菌在高盐环境中通过甜菜碱调节渗透压,增强抗逆性,这一特性可用于发酵食品的稳定性控制。
- 法规与行业标准
中国《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2022 年更新)明确将植物乳杆菌归类为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并保留过渡期内的旧名称(如Lactobacillus plantarum)。欧盟和美国则通过 EFSA 的 QPS(Qualified Presumption of Safety)和 FDA 的 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认证,认可其安全性。
四、未来趋势与挑战
- 精准分类与功能关联
随着多组学技术的普及,菌株的功能差异(如抗炎、抗氧化)将与基因组特征更紧密关联,可能推动亚种或生态型的重新定义。
- 跨领域应用拓展
植物乳杆菌在农业(如生物防治)、环境修复(如降解污染物)和化妆品(如皮肤益生菌)中的应用逐渐增多,需进一步研究其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
- 法规与产业衔接
分类学更新可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桔梗花是几月份的
上一篇:2025年毛毛虫植物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