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2025年花蓟马的防治方法

时间:2025-04-09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5评论:0

根据当前时间(2025 年 4 月)及花蓟马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绿色防控理念,以下是针对花蓟马的综合防治方法,适用于广东肇庆地区的花卉、蔬菜等作物种植:

一、农业防治(基础措施)


2025年花蓟马的防治方法

  1. 清洁田园

    • 及时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残株落叶,减少蓟马藏匿和繁殖场所。
    • 花卉或作物收获后,彻底耕翻土壤,破坏蓟马的蛹和卵,降低虫源基数。

  2. 合理种植与管理

    • 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如与水稻、玉米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减少蓟马积累危害。
    •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蓟马喜干燥环境)。
    • 加强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逆性。


二、物理防治(绿色环保)


  1. 色板诱杀

    • 在田间悬挂 蓝色粘虫板(蓟马对蓝色趋性更强),每亩悬挂 30-40 块,高度与作物顶部齐平,定期更换。
    • 配合黄色粘虫板监测其他害虫,提高综合防控效果。

  2. 防虫网覆盖

    • 对温室、大棚或露地育苗区,覆盖 40-60 目防虫网,阻止蓟马成虫迁入。

  3. 灯光诱杀

    • 夜间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波长 365nm 左右),利用蓟马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尤其适用于大面积农田。


三、生物防治(生态调控)


  1. 保护与利用天敌

    • 蓟马天敌包括 捕食性瓢虫(如东亚小花蝽)、草蛉、捕食螨、寄生蜂(如缨小蜂)等,避免滥用广谱性农药,减少对天敌的伤害。
    • 田间种植三叶草、毛苕子等蜜源植物,吸引天敌栖息繁殖。

  2. 生物农药应用

    • 微生物制剂:喷施 球孢白僵菌、绿僵菌(100 亿孢子 /g,稀释 500-800 倍)或 苏云金杆菌(Bt),利用真菌或细菌感染蓟马。
    • 植物源农药:使用 印楝素、苦参碱、藜芦碱 等提取物,稀释后喷雾,兼具触杀和拒食作用,安全环保。


四、化学防治(精准用药)


关键防治时期:蓟马若虫期(成虫抗药性强,且多隐藏在花心、叶背,防治效果差),即作物现蕾期至开花期,或发现田间 5% 以上植株有虫时立即用药。

  1. 药剂选择(轮换使用,避免抗药性)

    • 内吸性药剂

      • 噻虫嗪(25% 水分散粒剂,稀释 3000-4000 倍)、啶虫脒(10% 微乳剂,稀释 1500-2000 倍),兼具触杀和内吸作用,持效期较长。

    • 触杀性药剂

      • 螺虫乙酯(240g/L 悬浮剂,稀释 4000-5000 倍,杀卵和若虫)、乙基多杀菌素(60g/L 悬浮剂,稀释 1000-1500 倍,高效低毒)。

    • 复配药剂

      • 阿维・啶虫脒(阿维菌素 + 啶虫脒)、噻嗪・异丙威,扩大防治谱,提高速效性。


  2. 施药技巧

    • 重点喷施 花器、叶背、嫩芽及植株中下部隐蔽处(蓟马聚集部位),喷雾时均匀周到,确保药液覆盖全面。
    • 选择 早晨或傍晚(蓟马白天多隐藏,早晚活动频繁)施药,避免高温时段,减少药剂挥发和药害风险。
    • 每隔 5-7 天喷 1 次,连续 2-3 次,注意不同作用机理药剂轮换使用。

  3. 安全用药

    • 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尤其是蔬菜、果树等食用作物,采收前 10-15 天停止用药。
    • 佩戴防护用具,避免药液接触皮肤和口鼻,减少对非靶标生物(如蜜蜂)的影响。


五、监测预警(关键环节)


  • 定期田间巡查,观察叶片是否出现褪绿斑点、卷曲,花朵是否畸形或有褐色斑点,及时发现虫害初期症状。
  • 结合色板诱捕量(如蓝色粘虫板单日单板诱虫量超过 10 头时),判断防治适期,避免盲目用药。

总结


2025 年花蓟马防治需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作为辅助手段,且注重精准用药和抗药性管理。广东肇庆地区 4 月气温逐渐升高,蓟马进入繁殖高峰期,建议抓住作物开花前的关键时期,结合当地气候和作物品种,灵活调整防治方案,实现绿色高效控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