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洛神花学名叫什么
洛神花的学名在 2025 年仍为Hibiscus sabdariffa L.,属于锦葵科木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这一名称自 18 世纪林奈分类系统确立以来,经过长期的植物学研究和国际命名法规的规范,至今未发生变更。
学名的稳定性与依据

- 分类学基础
Hibiscus sabdariffa 的学名由属名 “Hibiscus”(木槿属)和种加词 “sabdariffa” 构成。种加词源于阿拉伯语 “sabbar”(意为酸)或波斯语 “shabdeg”,反映其果实的酸性特征。该名称在《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N)框架下被广泛认可,且近五年内无分类学修订记录。例如,2025 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仍使用该学名描述其病害研究,国际贸易文件(如尼日利亚进口报关资料)也明确采用这一命名。
- 权威来源的一致性
- 学术数据库:NCBI 的分类数据库显示,Hibiscus sabdariffa 的分类地位稳定,属于真双子叶植物纲锦葵目锦葵科。
- 药用与食品领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专业资料、中泰药用植物数据库均将其拉丁学名列为 Hibiscus sabdariffa。
- 政府与媒体:茶陵县人民政府的官方报道、光明网的科普文章均明确指出洛神花的学名为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常见别名与地域差异
尽管学名统一,但洛神花在不同地区有多种别名:
- 中文:玫瑰茄、洛神葵、山茄、红桃 K。
- 英文:Roselle、Red Sorrel、Jamaica Sorrel。
- 其他语言:阿拉伯语称 “Karkade”,西班牙语称 “Flor de Jamaica”,印度语称 “Gongura”。
这些别名主要源于其花色、用途或地域文化,例如 “洛神花” 的名称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洛神的形象相关,而 “玫瑰茄” 则因其花萼形似玫瑰且果实呈茄状得名。
形态与用途的补充信息
- 植物特征
洛神花植株高 1-2 米,茎呈淡紫色,叶片掌状分裂,花单生于叶腋,花萼肉质化呈紫红色,花冠黄色。其花萼富含花青素、有机酸和维生素 C,是主要的经济利用部位。
- 应用价值
- 食用:花萼可制成茶饮(如洛神花茶)、果酱、蜜饯,或作为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加工。
- 药用:中医认为其性寒味酸,具有清热解毒、降压利尿等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其成分可调节血脂、抗氧化。
- 工业:种子可榨油,茎秆可作饲料或造纸原料。
地域分布与栽培
洛神花原产于非洲,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的广东、福建、云南,以及印度、泰国、尼日利亚等国。其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暖气候,花期在夏秋季节,花萼成熟后需及时采收。
综上,洛神花的学名 Hibiscus sabdariffa L. 在 2025 年仍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识,且其别名、形态及用途的信息均支持这一命名的稳定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云南兰花最新价格
上一篇:2025年白花蜜蜡价格一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