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2025年白花蛇舌草的鉴别

时间:2025-04-11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9评论:0

以下是关于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鉴别方法,结合传统经验与现代鉴定技术,适用于 2025 年的参考(注:具体标准请以最新版《中国药典》或行业规范为准):

一、基源鉴别


2025年白花蛇舌草的鉴别

  1. 植物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一年生草本,生于湿润草地、田边或溪沟边。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 混淆品:易与同属植物水线草(Hedyotis corymbosa)、** 伞房花耳草(Hedyotis umbellata)** 混淆,需注意区分。


二、性状鉴别


  1. 整体外观

    • 全草:扭缠成团,灰绿色或灰棕色,无毛或稍被柔毛,长 15~50cm。
    • :细圆柱形,直径 1~2mm,有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或具白色髓部。
    • :对生,无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 1~3cm,宽 1~3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膜质,叶脉不明显。
    • :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多脱落,花萼 4 裂,花冠白色,漏斗状,4 深裂,雄蕊 4,柱头 2 浅裂。
    • 果实:蒴果扁球形,直径 2~3mm,顶端具宿存萼齿,成熟时室背开裂,种子细小,棕黄色。

  2. 气味与滋味

    • 气微,味淡。


三、显微鉴别


  1. 茎横切面

    • 表皮细胞 1 列,类方形或类圆形,外被角质层。
    • 皮层较窄,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髓部宽广,薄壁细胞大,有的含草酸钙针晶(少数可见)。

  2. 叶表面观

    • 上、下表皮细胞均为类圆形或长圆形,垂周壁平直;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 3~4 个。
    • 叶肉组织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细胞含叶绿体。

  3. 粉末特征

    • 灰绿色。茎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条形,有角质纹理;叶碎片中可见气孔及草酸钙针晶(偶见);导管多为螺纹或孔纹,直径 10~25μm;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 2~10μm。


四、理化鉴别


  1. 薄层色谱法(TLC)

    • 取本品粉末 1g,加甲醇 20ml,超声处理 30 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1ml 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 另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 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l,分别点于硅胶 G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 - 甲醇 - 水(13:7:2,下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 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以槲皮素、山柰酚等黄酮类成分作为指标,测定含量(参考 2020 年版《中国药典》,2025 年若更新标准,需以最新规定为准)。


五、混淆品区别


特征白花蛇舌草水线草伞房花耳草
叶片宽度1~3mm(极窄)2~5mm(较宽)2~6mm(较宽)
花 / 果实着生单生或成对叶腋伞形花序或簇生伞房状聚伞花序
蒴果形态扁球形,直径 2~3mm近球形,直径 1~2mm球形,直径 2~3mm,顶端平截
茎髓部中空或具白色髓髓部较小,实心或中空髓部白色,实心

六、质量要求


  1. 规格:以叶多、色绿、带花者为佳。
  2. 杂质:不得过 2%(参考《中国药典》)。
  3. 水分:不得过 12.0%;总灰分不得过 8.0%。

七、现代技术辅助鉴别


  • DNA 条形码技术:通过测序 ITS 序列等,与标准数据库比对,适用于快速准确鉴别。
  • 红外光谱(IR):分析指纹图谱,区分不同来源或混淆品。

注意事项


  1. 白花蛇舌草全草入药,需注意采收期(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干燥过程中避免暴晒导致有效成分流失。
  2. 临床用药需区分生用与炮制(如酒炙、炒炭),不同炮制品功效略有差异。

如需更精准的鉴别,建议结合最新版药典、地方标准及专业检测机构分析结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