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绵阳室内空气净化

2025 年绵阳室内空气净化领域呈现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的态势,结合本地环境特点与产业基础,形成了多层次的治理体系和应用场景。以下从政策环境、技术进展、市场动态、典型案例及未来趋势五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政策环境:从大气治理到室内管控的延伸
绵阳市在 2025 年延续了 “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的总体思路,将室内空气净化纳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尽管未出台针对室内空气净化的专项政策,但以下政策间接推动行业发展:
- 大气污染防治深化:《绵阳市 2025 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面源 “四源共治”,通过淘汰落后锅炉、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措施减少室外污染对室内的渗透。
- 新污染物治理:《绵阳市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方案》提出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推动低 VOCs 涂料、环保建材的应用,从源头减少室内污染源。
- 行业标准升级:2025 年 1 月实施的《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QB/T 2761-2024)和《气相空气净化材料及装置性能试验方法》(GB/T 45462-2025),规范了产品性能测试,推动市场规范化。
二、技术进展:智能化与高效化并行
绵阳企业在空气净化技术上形成了 “本地研发 + 场景适配” 的特色,重点突破以下方向:
- 光触媒技术迭代:四川慧虹环保、绵阳大森环保等企业采用 360° 立体光触媒技术,实现甲醛、苯等污染物去除率超 90%,并通过抗菌涂层抑制微生物滋生。
- 智能系统集成:长虹推出 AI 声源定位空气净化器,结合语音交互与智能控风技术,实现 “人机共存” 模式下的精准净化。四川巴布瑞科技的微静电空气净化装置则通过驻电极技术,在低能耗下实现高效颗粒物过滤。
- 新材料应用:立辰科发研发的 LED 光触媒消毒器采用纳米光催化剂,通过羟基自由基分解污染物,无耗材且寿命长,适用于医院、学校等场景。
- 电解触媒技术:晟鑫环保引入高维电解触媒技术,可长效分解甲醛,配合 CMA 检测认证,满足母婴级安全需求。
三、市场动态:需求增长与竞争加剧
- 市场规模扩张:2024 年绵阳空气净化系统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 875%,薪酬区间达 6-50K,显示市场对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绿色环保产业规模已达 16.28 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将突破 50 亿元。
- 应用场景细分:
- 家庭与办公:甲醛治理需求占比超 60%,企业推出 “母婴级”“长效质保” 等差异化服务。
- 公共空间:学校、医院等场所采用智能通风系统,如绵阳科技城新区办公室、越秀苑家庭等案例中,光触媒技术与新风系统结合,实现 “即装即住”。
- 竞争格局:本地企业如四川慧虹、绵阳大森环保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同时全国性品牌通过技术合作(如立辰科发与同济大学)进入区域市场,推动价格透明化与服务标准化。
四、典型案例与成效
- 家庭治理:绵阳越秀苑、嘉和苑等小区通过光触媒技术治理,甲醛浓度从 0.20mg/m³ 降至 0.05mg/m³ 以下,满足国标要求。
- 工业场景:长虹智慧显示工厂采用 “5G + 工业互联网” 净化系统,实现生产车间 PM2.5 浓度低于 10μg/m³,保障精密制造环境。
- 公共建筑:绵阳科技城新区办公室通过微静电技术,将 TVOC 浓度从 0.8mg/m³ 降至 0.3mg/m³,提升办公环境舒适度。
五、未来趋势与挑战
- 技术融合:AI、物联网与空气净化设备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主流,如长虹的 AI 声源定位、巴布瑞的智能通风系统。
- 政策加码:随着新国标实施,企业需加强产品认证与技术升级,如晟鑫环保的第三方验收服务已成为行业标配。
- 绿色转型:低 VOCs 材料、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净化设备将更受青睐,如祺又环保的无机空气净化涂料入选省级低 VOCs 替代案例。
- 挑战: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低价劣质产品泛滥,需强化监管;同时,居民对长效治理的认知不足,需加强科普教育。
总结
2025 年绵阳室内空气净化行业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已形成覆盖家庭、办公、公共空间的多层次解决方案。未来,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将成为发展主线,企业需在技术研发、服务模式、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以应对行业变革与竞争压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名贵室内花卉盆栽
上一篇:2025年夏天的花有哪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