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2025年铜钱树有什么作用

时间:2025-04-14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8评论:0

铜钱树有什么作用

铜钱树(学名:Paliurus hemsleyanus)作为中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在 2025 年的应用场景已从传统领域延伸至生态保护、经济开发和文化教育等多元方向。以下结合最新研究与实践案例,系统梳理其核心价值:

一、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 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
    铜钱树耐旱、耐贫瘠,根系发达,在山地、丘陵等立地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昆明市 2024 年启动的珍稀乡土树种选育项目将其列为重点培育对象,计划繁育 18000 株容器苗用于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其树冠可为鸟类提供栖息地,果实吸引昆虫,有助于构建稳定的生态链。

  2. 碳汇功能与景观提升
    虽然缺乏直接数据,但铜钱树作为落叶乔木,通过光合作用固碳能力显著。上海植物园将其纳入 “丰硕小径” 自然步道设计,结合其他观果植物形成季相丰富的生态景观,既提升绿地碳汇能力,又为市民提供自然教育场所。


二、经济价值多元化开发


  1. 药用资源深度挖掘
    传统医学中,铜钱树根皮用于祛风除湿、舒筋活络(39 健康网,2023)。2025 年研究进一步发现,其果实中含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具有抗氧化活性,相关提取物正被评估用于功能性食品开发。但需注意与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的区分,后者叶部含 “天然植物胰岛素”,而铜钱树药用价值集中在根皮和果实。

  2. 木材与工业原料
    铜钱树木材气干密度 0.68g/cm³,抗弯强度达 89.5MPa,优于普通阔叶树种,适合制作家具、胶合板。树皮含 11.89% 鞣质,可提取栲胶用于皮革工业。

  3. 砧木与林下经济
    幼苗作为枣树砧木表现优异,根系发达、抗病虫害能力强,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 30% 以上。在泰州市青钱柳示范林项目中,林下套种模式已验证成功,未来可探索铜钱树与中药材间作的复合经营。


三、文化教育与乡村振兴


  1. 自然教育载体
    上海、厦门等地的植物园将铜钱树纳入自然步道,通过果实形态讲解植物进化、生态依存关系。2024 年上海 “丰硕小径” 导赏活动中,亲子家庭通过采集果实制作拼贴画,增强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

  2. 乡村景观与文化符号
    重庆奉节县 2021 年建设 “铜钱树议事点”,将其作为乡村文化地标,结合防腐木栈道与文化墙,打造兼具实用与美学价值的公共空间。宿松县 2025 年 “摇钱树” 工程虽未明确提及铜钱树,但政策导向为乡土树种推广提供了潜在机遇。


四、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


  1. 科研项目推动
    郑州植物园 2021 年启动的《河南乡土树种异地收集与保存》项目,计划建立铜钱树种质资源圃,从系统进化生态学角度研究其推广潜力。昆明市 2024 年珍稀树种培育项目则通过容器苗技术突破繁育瓶颈,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2. 政策红利释放
    国家林草局《全国乡土树种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将铜钱树列为重点保护树种,地方政府通过 “以奖代补” 支持其种植。例如,怀宁县对验收合格的经济林给予财政配套奖补,为铜钱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五、挑战与未来方向


  1. 混淆物种问题
    青钱柳与铜钱树常被误认,前者侧重茶用与药用,后者以生态和工业价值为主。需加强科普宣传,避免市场认知偏差。

  2. 产业链延伸
    当前铜钱树开发仍以初级产品为主,建议借鉴青钱柳 “茶饮 + 保健品” 模式,开发果实提取物、生态旅游等增值项目。

  3. 技术瓶颈突破
    种子发芽率低、苗期生长缓慢等问题制约规模化种植,需加大组培快繁技术研发,提升苗木供应能力。


总结


2025 年铜钱树的价值已超越传统认知,成为生态修复、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其在碳汇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实现 “双碳” 目标与绿色经济转型提供新路径。

铜钱树有什么作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