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木子树又称什么树

木子树在植物学中通常指的是乌桕树(学名:Triadica sebifera,旧称Sapium sebiferum),属于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这一名称的由来与乌桕的形态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其别名在不同地区和文献中亦有丰富的记载。
名称来源与别名体系
- “木子树” 的字面解析
“木子” 二字可拆解为 “木” 与 “子”,暗合乌桕的果实形态 —— 其蒴果成熟后裂开,露出包裹着白色蜡质假种皮的黑色种子,形如 “木子”。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书中明确将乌桕记作 “木子树”。
- 地区性别名:在湖北兴山、江西武宁等地,乌桕仍被当地居民称为 “木子树”;而浙江温州、四川等地则多以 “腊子树”“桕子树” 相称。
- 古籍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中记》和《齐民要术》中已提及 “乌臼”(即乌桕),唐代《新修本草》描述其 “子黑色”,明代《本草纲目》则记载 “乌喜食其子,因以名之”,进一步印证了名称与果实的关联。
- 其他常见别名
- 木梓树:因乌桕种子富含油脂,可榨取 “皮油” 和 “桕油”,故在部分地区(如贵州)被称为 “木油树” 或 “木梓树”。
- 蜡烛树:其种子外被的蜡质层可提炼为蜡烛原料,因此在民间也有 “蜡烛树” 之称。
- 虹树:深秋时节,乌桕叶片由绿转红,色彩斑斓如彩虹,故得名 “虹树”。
植物学特征与生态分布
- 形态特征
- 树形:乌桕树高可达 15 米,树皮暗灰色,具纵裂纹;枝条广展,叶片互生,呈菱形或菱状卵形,秋季叶色红艳夺目,极具观赏价值。
- 花果:花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顶生总状花序;蒴果梨状球形,成熟时黑色,种子扁球形,外被白色蜡质假种皮。
- 生态习性
- 适应性:乌桕喜光,耐干旱、瘠薄和盐碱,抗风能力强,但不耐严寒。其根系发达,能在酸性、中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生长,常生于旷野、塘边或疏林中。
- 分布范围: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日本、越南、印度及欧美等地亦有栽培,18 世纪末引入美国后因入侵性被列为 “有害生物”。
经济价值与文化意义
- 经济用途
- 工业原料:种子榨取的 “皮油” 可制肥皂、蜡纸、金属涂擦剂;种仁榨取的 “桕油”(青油)用于油漆、油墨生产,是中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
- 木材与染料:木材轻软,可制作家具、农具;叶片含单宁,可提取栲胶或作为黑色染料。
- 药用价值:根皮、树皮、叶均可入药,具杀虫、解毒、利尿等功效,用于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等,但需注意其毒性。
- 文化与园林价值
- 观赏植物:乌桕树形优美,秋叶红艳如枫,常被用于园林绿化,与亭廊、山石搭配形成景观。
- 历史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乌桕与农耕文明紧密相关,其果实曾作为鸟类食物,寓意 “自然共生”。
毒性与注意事项
乌桕全株有毒,木材、乳汁、叶及果实均含毒性成分,误食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头昏等症状。因此,观赏时需避免接触汁液,更不可食用果实。
总结
木子树即乌桕树,其名称源于果实形态与地区文化,兼具生态适应性、经济价值与观赏美感。这一树种在中国已有 1400 多年栽培历史,至今仍是重要的工业油料植物和园林景观树。若需进一步了解其栽培技术或药用应用,可参考专业文献或咨询林业专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卧室净化空气植物
上一篇:2025年黄金树幽影塔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