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园林景观设计实例

2025 年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呈现出生态优先、科技赋能、文化融合的多元趋势,以下从国际盛会、城市更新、技术创新、文化实践等维度梳理典型案例,展现行业前沿动态:
一、国际盛会中的生态智慧
-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竹构园林的可持续叙事
由崔愷院士团队设计的中国馆以 “中华书简” 为灵感,采用装配式竹构体系,利用竹材生长周期短、碳吸收量大的特性,实现低碳建造。建筑通过渐次展开的竹简形态,将观众引入园林式展线,结合竹林小径与镜面不锈钢装置,营造出 “步移景异” 的东方意境。馆内采用光伏一体化技术,屋顶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满足展馆 30% 的能源需求,体现 “绿色发展” 理念。
- 法国馆 “自然剧场”:人宠共生的生态实验
法国馆以 “自然剧场” 为主题,建筑顶部覆盖 1.2 万平方米的生态屋顶,种植法国本土 300 余种植物,形成鸟类、昆虫栖息地。馆内设置 “风动雕塑”,通过 AI 算法模拟自然气流,引导植物生长方向。观众可通过 VR 设备体验植物根系生长过程,实现人与非人类生命的互动叙事。
二、城市更新中的民生实践
- 上海国际花展:生物多样性的空间转译
2025 上海国际花展以 “花开新天地” 为主题,在黄浦新天地主会场打造 27 组生态花园:
- 美国 AECOM “感知城市” 花园:以蝴蝶感官为灵感,设置嗅觉互动装置,种植 300 种乡土蜜源植物,吸引传粉昆虫,构建城市生物走廊。
- 日本 “间庭” 花园:借鉴传统 “市松模样” 图案,运用鸢尾、茉莉等植物,结合声光电技术模拟自然四季,打造沉浸式禅意空间。
- 疗愈花园集群:如 “脑迷宫” 花园通过杏仁核状路径与芳香植物缓解焦虑,“爱不忘” 花园以记忆门装置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群体,体现人文关怀。
- 北京花园城市:无界公园与智慧管理
北京启动 “公园城市百千万工程”,推进 20 个无界公园建设,拆除大运河森林公园 6 公里围栏,实现公园与城市街区的融合。同时上线 “公园生活” 小程序,集成绿地预约、智能导览、碳积分兑换等功能,市民可通过 APP 参与社区花园设计投票,形成 “共建共治共享” 模式。
三、技术驱动的创新实践
- 济南智慧园林:数字孪生与生态智脑
济南市构建行业生态智脑中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植物健康、土壤湿度等数据,结合 AI 算法生成精准养护方案。2025 年将上线共享绿地智慧化应用,市民可通过小程序预约帐篷、查询植物科普信息,实现 “一键游园”。
- 垂直绿化的多维探索
- 连云港 “立体街巷”:在海昌路等 20 处公共建筑围墙外种植藤本月季、凌霄花,结合 LED 灯带打造夜间花墙,形成 “百米立体绿化景观带”。
- 福州 G228 线生态修复:采用爬山虎对 11 公里裸露边坡进行垂直绿化,结合显花灌木与草皮,改善路域生态,预计年固碳量提升 15%。
四、文化赋能的在地实践
- 潮州古城:潮式园林的现代表达
潮州市推进 “林城互融 花满潮州” 工程,在牌坊街等历史街区打造绿色景观花廊,采用潮州木雕纹样的金属格栅与三角梅攀爬植物结合,形成 “非遗 + 生态” 的特色界面。潮人公园桃花林通过地形塑造与镜面水景,再现 “韩江花月夜” 意境,成为市民文化活动新地标。
- 苏州 “百千万工程”:园林活态传承
苏州启动古典园林数字化工程,对拙政园等 100 座园林进行三维扫描,开发 “数字孪生游园” APP,游客可通过 AR 设备体验四季植物变化与历史场景还原。同时推进社区花园建设,发动市民参与 “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改造,累计建成 1200 处。
五、材料革命与生态技术
- 木塑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
黄山华塑科技研发的木塑型材,以回收塑料与木纤维为原料,具有耐候性强、可降解等特性,已应用于杭州亚运会场馆栈道、成都环城绿道等项目,相比传统木材减少碳排放 40%。
- 生物基材料的创新尝试
乐道创景等机构探索菌丝体材料在景观装置中的应用,利用真菌菌丝体与农业废弃物合成可降解雕塑,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节中展示,实现 “零废弃” 布展。
六、社区营造与健康导向
- 南京汤山古镇:产学研协同更新
南京林业大学联合 17 所高校开展 “南都繁会” 毕业设计,针对汤山古集镇提出 “时空织锦” 方案,通过竹岛立体步道、牡丹园互动装置等设计,将历史文脉与沉浸式游园剧情结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亚太遗产保护创新奖”。
- 重庆 “山城绿道”:全龄友好设计
重庆推进 100 公里山城绿道建设,在步道节点设置 “林下课堂”“无障碍滑板场”“智能健身驿站”,结合地形高差设计螺旋观景台,满足不同年龄段运动需求。
结语
2025 年园林景观设计正从单一的空间美化转向系统性的生态重构,通过技术创新、文化赋能与社区参与,构建人、自然、城市的共生网络。这些实践不仅是美学表达,更是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城市韧性的战略工具,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元范本。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大树的好处有哪些
上一篇:2025年花一天开放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