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2025年套养龙虾养殖技术

时间:2025-04-17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9评论:0

套养龙虾养殖技术

以下是 2025 年套养龙虾(小龙虾为主)的关键养殖技术总结,结合生态养殖、智能化管理及绿色发展趋势,涵盖主流套养模式、技术要点及日常管理:

一、主流套养模式及技术要点


1. 虾稻共作(最典型模式)


  • 稻田改造

    • 开挖环形沟(宽 3-5 米,深 1-1.2 米),田埂加固防逃,保留中间稻田种植耐涝水稻品种(如 “虾稻 1 号”)。
    • 移栽水草(伊乐藻、轮叶黑藻),覆盖率 30%-40%,提供栖息和蜕壳场所。

  • 苗种投放

    • 秋季投放种虾:9-10 月投放亲虾(20-30kg / 亩),雌雄比例 3:1,自然交配产卵。
    • 春季补放虾苗:3-4 月投放规格 100-120 尾 / 斤的虾苗(50-60 斤 / 亩),避免与水稻返青期冲突。

  • 田间管理

    • 水位调控:水稻分蘖期水位 30cm,孕穗期 50cm,龙虾蜕壳期保持水位稳定;高温期(7-8 月)加深至 1.2 米降温。
    • 施肥与用药:使用腐熟有机肥(500kg / 亩),避免化肥(尿素≤5kg / 亩);水稻病虫害首选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禁用菊酯类、有机磷类农药。
    • 饵料投喂:以稻田天然饵料(浮游生物、杂草、昆虫)为主,搭配配合饲料(蛋白≥28%),傍晚投喂量占全天 70%,日投喂率 3%-5%。


2. 虾蟹套养(小龙虾 + 河蟹)


  • 池塘条件:水深 1.2-1.5 米,坡比 1:3,设置防逃网(高 50cm)。
  • 苗种搭配

    • 小龙虾苗:3-4 月投放 80-100 尾 / 斤,密度 40-50 斤 / 亩;
    • 河蟹苗:2-3 月投放 120-150 只 / 斤的扣蟹,密度 600-800 只 / 亩。

  • 管理重点

    • 水草管理:以轮叶黑藻、苦草为主,覆盖率 50%,定期清理腐烂水草防坏水。
    • 饵料分餐:小龙虾喜荤(杂鱼、螺蚌),河蟹喜素(玉米、豆粕),每日投喂两次,避免抢食冲突。
    • 蜕壳期保护:泼洒葡萄糖酸钙(1kg / 亩),减少相互残杀。


3. 虾鱼套养(小龙虾 + 滤食性 / 杂食性鱼类)


  • 适宜鱼类:鳙鱼(调节水质)、鲫鱼(清除残饵)、鲢鱼(控制藻类),忌放黑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
  • 投放密度

    • 小龙虾苗:50-60 斤 / 亩(规格 100 尾 / 斤);
    • 鱼苗:鳙鱼 50 尾 / 亩(500g / 尾)、鲫鱼 100 尾 / 亩(50g / 尾),春节前后投放。

  • 关键技术

    • 鱼类规格>500g,避免吞食虾苗;
    • 定期使用 EM 菌、芽孢杆菌调节水质,控制氨氮<0.2mg/L,亚盐<0.1mg/L。


二、智能化与生态化管理技术


1. 水质实时监测系统


  • 安装物联网传感器(pH、溶解氧、水温、氨氮),连接手机 APP 预警,溶解氧低于 4mg/L 时自动开启增氧机(微孔曝气为主,避免惊扰龙虾)。

2. 益生菌调控技术


  • 每月泼洒复合益生菌(光合细菌 + 乳酸菌,200g / 亩),抑制有害菌繁殖,减少肠炎、烂鳃病发生;配合定期改底(过硫酸氢钾,1kg / 亩),分解残饵粪便。

3. 精准投喂技术


  • 使用自动化投料机(定时定量),结合饵料台观察(3 小时内吃完为宜),避免浪费污染水质;高温期(6-8 月)减少高蛋白饲料,增加玉米、南瓜等植物性饵料,降低肝脏负担。

4. 绿色防控病害


  • 预防为主:放苗前用 3% 食盐水浸浴 5 分钟,定期内服多维 + 免疫多糖(每周 1 次,连续 3 天);
  • 禁用药物:氯霉素、孔雀石绿等,改用大蒜素、五倍子煎剂防治细菌性疾病。

三、季节管理重点


季节管理要点
春季(3-5 月)清塘消毒(生石灰 50kg / 亩),早放苗促生长,防控青苔(人工打捞为主,慎用杀苔剂)。
夏季(6-8 月)加深水位至 1.2 米,搭建遮阳网(覆盖率 30%),夜间增氧(22:00-6:00),每 10 天换水 1/3(外源水需过滤)。
秋季(9-11 月)收割水稻后晒田 10 天,投放种虾,种植冬草(伊乐藻),施腐熟粪肥培育饵料生物。
冬季(12-2 月)保持水位 80cm,少量投喂(水温>10℃时,投饵率 1%-2%),避免破冰惊扰龙虾冬眠。

四、效益与风险提示


  • 经济效益:套养模式亩产小龙虾 300-400 斤,搭配作物 / 鱼类亩增效 20%-30%,综合产值 8000-12000 元 / 亩(视地区市场而定)。
  • 风险控制

    • 防逃:定期检查防逃网,暴雨期加固田埂;
    • 应激管理:蜕壳期、阴雨天前泼洒 VC(200g / 亩),减少应激死亡;
    • 尾水处理:配备生态沟渠(种植芦苇、茭白),或使用沉淀池 + 生物滤池,确保排放水质达标(GB11607-89)。


五、政策与市场建议


  • 关注当地环保政策(如 “长江十年禁渔” 配套措施),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提升附加值;
  • 错峰上市(5 月前、10 月后),对接电商平台(盒马、美团优选)或加工企业(虾仁、虾尾),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通过科学套养、智能管理与生态防控,可实现 “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兼顾产量、品质与可持续性,适合规模化养殖推广。

套养龙虾养殖技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