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2025年枇杷树又名什么树

时间:2025-04-22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8评论:0

枇杷树又名什么树

枇杷树(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在中国文化中拥有丰富的别名体系,这些名称既承载了历史渊源,也反映了其形态特征与地域特色。以下从不同维度解析其别名:

一、核心别名与命名逻辑


  1. 芦橘
    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其来源有二:

    • 形态关联:果实未成熟时呈青绿色,形似芦苇的穗头(“芦”),而成熟后转为橙黄,如橘般诱人(“橘”)。
    • 方言演变:部分地区方言中 “芦” 与 “卢” 音近,故衍生出 “卢橘” 之称(如苏轼《食荔枝》诗中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2. 金丸
    因成熟果实圆润金黄,形似古代丹药 “金丸” 而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山枇杷》中写道:“深山老去惜年华,卢橘无花我自嗟。” 此处 “卢橘” 即指枇杷,印证了这一别名的历史传承。

  3. 芦枝
    描述其枝条细长如芦苇,且叶片呈披针形,与芦苇叶有相似形态。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枇杷叶似琵琶,故名。其枝如芦,故曰芦枝。”

  4. 琵琶果
    直接源于叶片形态 —— 琵琶树的叶片呈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正面光滑背面密生绒毛,与中国传统乐器琵琶的琴身轮廓高度相似。这一名称在苏州洞庭西山等产区尤为常见。


二、地域特色别名


  1. 苏州洞庭山产区

    • 青种:因果实成熟时果蒂仍呈青绿色得名,是西山枇杷的代表品种,占当地产量 70%。
    • 照种:分为短柄、长柄、鹰爪照种,其中长柄照种因采收方便而广泛种植。
    • 葛家坞荸荠种:果实扁圆如荸荠,由清末农民葛文麟培育而成,甜度极高。

  2. 其他地区

    • 炎果:因果实成熟期正值夏季高温,被赋予 “炎” 字以表其应季特性(西北苗木网,)。
    • 焦子:部分方言中 “焦” 与 “橘” 发音相近,同时暗示果实经日晒后糖分浓缩的特性。


三、国际名称与学术争议


  1. 英文名 Loquat
    源于粤语 “卢橘”(Luk Kwat)的音译,16 世纪经葡萄牙商人传入欧洲。这一名称已被国际植物学界广泛接受,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植物数据库明确标注其英文名为 Loquat。

  2. 学名的历史修正
    枇杷的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曾引发争议。19 世纪西方学者误认为其原产日本,故以 “日本山楂” 命名。中国科学家林顺权历经数十年研究,通过文献考据和基因分析,最终在 2006 年促使国际学术界承认枇杷原产中国,学名得以保留但更正了原产地认知。


四、文化象征与文学意象


  1. “四时之气” 的象征
    枇杷 “秋萌、冬花、春实、夏熟” 的生长周期,被古人视为 “备四时之气” 的祥瑞之木。明代《学圃杂疏》称其 “洞庭山所产枇杷为天下之最”,将其与地域文化深度绑定。

  2. 诗词中的意象

    • 杨基《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以枇杷成熟的景象勾勒江南夏日风情。
    • 陆游《初夏怀故山》:“杨梅线日 [日 + 昜] 樱桃过,枇杷正满林。” 用枇杷果实的丰饶暗示时光流转。


五、现代品种与经济价值


  1. 品种创新
    如四川 “大五星” 枇杷(因脐部呈五星状得名)、苏州 “冠玉枇杷”(果肉晶莹如玉)等新品种,虽为栽培变种,但部分名称已成为地域品牌的代名词。

  2. 生态与经济价值
    枇杷树四季常绿,叶片厚实抗污染,常作为城市行道树。其果实富含维生素 A、膳食纤维,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果酱,经济效益显著。


总结


枇杷树的别名体系是自然观察、语言演变与文化传承的综合产物。从 “芦橘”“金丸” 等古典称谓,到 “青种”“大五星” 等现代品种名,每个名称都蕴含着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地域特色。尽管国际学名曾存在争议,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始终稳固,成为兼具生态价值与人文内涵的标志性植物。

枇杷树又名什么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