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2025年山东本地植物种类

时间:2025-04-23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6评论:0

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的典型省份,其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兼具华北平原、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等多生态系统特征。以下结合最新政策文件、学术研究及生态保护成果,从分类、分布、保护与动态变化等维度系统梳理 2025 年山东本地植物的核心信息:

一、主要植被类型与代表性物种


1. 落叶阔叶林


  • 优势树种: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栓皮栎(Q. variabilis)、蒙古栎(Q. mongolica)等栎属植物构成鲁中山区的顶级群落,如泰山、崂山的天然林。
  • 经济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作为先锋树种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其固氮能力促进土壤改良;榆树(Ulmus pumila)、国槐(Sophora japonica)则是平原地区 “四旁绿化” 的主力。
  • 特有物种:山东栒子(Cotoneaster schantungensis)仅分布于济南佛峪和红叶谷,为蔷薇科珍稀濒危灌木,因生境破碎化被列为易危物种。

2. 针叶林


  • 常绿针叶树: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是鲁中山区的主要针叶树种,如泰山海拔 1000 米以上的油松林。
  • 人工林:黑松(Pinus thunbergii)在胶东半岛沿海防护林占比超 60%,其耐盐碱特性有效抵御海风侵蚀。

3. 灌丛与草甸


  • 灌木: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是山地灌丛的优势种;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则常见于林缘和撂荒地。
  • 草本: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形成典型的暖温带草丛,在泰山、沂蒙山区覆盖率达 35% 以上。

4. 水生与湿生植物


  • 湖泊与河流: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在南四湖、东平湖等湿地广泛分布;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则是沉水植物的代表。
  • 滨海湿地: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在黄河三角洲形成 “红地毯” 景观,其耐盐性极强,是互花米草治理后生态修复的关键物种。

二、城市园林绿化乡土适生植物


根据山东省住建厅 2024 年发布的《城市园林绿化乡土适生植物名录》,筛选标准为天然分布或引种 20 年以上且表现良好的物种,具体分类如下:

  • 乔灌木(39 科 82 属 144 种):包括银杏(Ginkgo biloba)、流苏(Chionanthus retusus)、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等,其中流苏因花色洁白、抗逆性强成为行道树新宠。
  • 藤本植物(7 科 7 属 9 种):紫藤(Wisteria sinensis)、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常用于垂直绿化。
  • 草本及竹类(19 科 41 属 49 种):玉簪(Hosta plantaginea)、鸢尾(Iris tectorum)等耐阴草本广泛应用于林下配置。
  • 水生植物(12 科 14 属 18 种):荷花(Nelumbo nucifer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是城市水景的主要选择。

三、珍稀濒危与保护植物


1. 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 一级保护:银杏(半野生种群)、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在崂山、昆嵛山有少量分布。
  • 二级保护:野大豆(Glycine soja)、青岛百合(Lilium tsingtauense)、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等,其中青岛百合因生境破坏仅存于崂山海拔 500-1000 米的阴坡。

2. 省级保护与特有物种


  • 泰山花楸(Sorbus taishanensis):仅存 1 株野生植株,通过人工繁育已在泰山野化回归。
  • 崂山梨(Pyrus laoshanensis):全球仅 3 棵野生个体,现通过扦插繁殖扩大种群。
  • 山东栒子(Cotoneaster schantungensis):因竞争劣势和生境破碎化被列为易危物种,济南佛峪和红叶谷为主要分布区。

3. 保护措施


  • 迁地保护:滨州建成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基地,已繁育小果白刺、罗布麻等 16 种植物,计划 2025 年扩至 40 种。
  • 原生境修复:黄河三角洲通过 “刈割 + 翻耕” 治理互花米草后,恢复盐地碱蓬 5 万余亩,底栖生物种类增加近 30%。

四、动态变化与新发现


1. 新物种记录


  • 小孢突孔菌(Porotheleum microsporum):2024 年在济南千佛山 — 龙洞区域发现的大型真菌新物种,丰富了山东微生物多样性。
  • 山东褶大蚊(Tipula shandongensis):世界首次报道的昆虫新种,发现于崂山生物多样性调查。

2. 外来入侵物种治理


  • 互花米草:东营通过 “刈割 + 围淹” 等技术,清除率超 90%,盐地碱蓬等本土植物逐步恢复。
  •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鲁南地区零星分布,通过人工拔除和化学防治控制扩散。

3. 经济植物的生态价值


  • 中药材: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虽为广泛栽培的道地药材,但在山东有自然分布记录,其野生种群需加强保护。
  • 耐盐碱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在滨海盐碱地修复中表现优异,已纳入《山东省国土绿化优良树种推荐名录》。

五、生态区域差异


区域典型植被特征代表性物种
鲁中山区落叶阔叶林为主,垂直分带明显麻栎、油松、泰山花楸
胶东半岛温带落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受海洋气候影响黑松、日本落叶松、胶东卫矛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与盐生草甸,耐盐碱植物占主导盐地碱蓬、芦苇、柽柳
鲁西平原人工林与农田防护林体系,树种单一杨树、泡桐、刺槐

六、数据支撑与政策依据


  • 《山东植被志》:首次系统收录 7 个植被型、23 个亚型、135 个群系,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城市园林绿化乡土适生植物名录》:明确 144 种乔灌木、49 种草本等适生植物,指导城市绿化物种选择。
  • 生物多样性调查:2024 年历下区记录维管植物 785 种,崂山发现 28 种高等植物新记录,显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总结


2025 年山东本地植物种类呈现 “多样性丰富、保护力度加强、入侵治理有效” 的特点。未来需进一步加强珍稀物种的原生境保护,推广乡土适生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并持续监测外来物种动态。通过政策引导与科研支撑,山东正逐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协同发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