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2025年花中之后是什么花

时间:2025-04-28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3评论:0

关于 “花中之后” 的称号,2025 年的答案既延续了传统认知,也融入了新的活动背景。从文化传统、官方评选和国际活动三个维度来看,月季(Rosa chinensis)在 2025 年被广泛赋予这一美誉,成为当之无的 “花中之后”。

一、文化传统中的 “花中之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季的 “花中之后” 地位由来已久。明代《群芳谱》记载:“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春,一名瘦客。花亘四时,月一披秀,寒暑不改,似固常守。” 这种四季常开的特性,使其与 “花中之王” 牡丹形成互补 —— 牡丹象征富贵堂皇,而月季则代表坚韧与永恒。清代《花镜》进一步将其与皇后的 “母仪天下” 相联系,称其 “虽非国色,而色容兼备,芬芳袭人,真花中之后也”。

二、2025 年官方活动的明确认定


2025 年,多个权威活动将月季推上 “花中之后” 的舞台:

  1. 武汉世界花园大会(4 月 27 日 - 5 月 5 日):作为全球瞩目的花事活动,大会以 “花中皇后” 月季为主题,展出 600 余个品种,包括 “和平”“朱丽叶” 等经典品种及 “中国红”“东方之珠” 等新优品种。主展区沙湖公园 C 区打造了 “月季迷宫”“空中花廊” 等沉浸式景观,吸引超过 30 万游客。
  2. 常州第三十届月季花会(4 月 19 日 - 5 月 18 日):在紫荆公园国际月季园,1200 余个品种、2 万余株月季竞相绽放。活动特别设置 “月季文化长廊”,展示从中国古老月季到现代杂交品种的演化历程,并举办 “月季皇后” 选美大赛,将文化与园艺深度融合。
  3. 国际种植者评选:中国花卉协会推荐的月季种植企业在 AIPH(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2025 年评选中表现亮眼,江苏 “纳波湾园艺” 凭借自主培育的微型月季 “玲珑心” 斩获 “金玫瑰奖”,进一步巩固了月季的国际地位。

三、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加持


从植物学角度看,月季的 “皇后” 地位实至名归:

  • 基因优势:现代月季是中国月季(Rosa chinensis)与欧洲蔷薇(Rosa gallica)杂交的后代,拥有 15000 余个品种,花色、花型、香味变化无穷。
  • 生态适应性:其耐寒耐旱特性使其在全球广泛种植,从北极圈到赤道均有分布,2025 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甚至培育出可耐受 - 30℃低温的 “冬奥雪月” 品种。

在艺术领域,2025 年央视推出的《花开中国》纪录片中,月季作为 “流动的文化符号” 贯穿全片。片中展示了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月季蛱蝶图》、苏州园林 “月月红” 花窗,以及当代艺术家徐累以月季为主题的装置艺术,体现了其跨越时空的美学价值。

四、争议与补充说明


尽管月季是主流答案,仍需注意:

  1. 芍药的竞争:在部分古典文献中,芍药被称为 “花相”(宰相),与牡丹 “花王”、月季 “花后” 形成 “君臣佐使” 体系。2025 年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有学者提出 “芍药更具东方婉约之美” 的观点,但未形成广泛共识。
  2. 地域差异:日本将菊花视为 “花中之后”,2025 年大阪花博会特别设立 “菊之御所” 展区;而西方文化中,玫瑰(Rose)的 “Queen of Flowers” 称号更为普遍。这种差异体现了花卉文化的多元性。

五、延伸思考:2025 年的 “花后” 现象


2025 年月季的突出表现,反映了全球园艺趋势的变化:

  • 可持续理念:武汉大会采用 “雨水收集 + 光伏供电” 系统,实现园区能源自给;常州花会推广 “零废弃” 布展,90% 材料可循环利用。
  • 科技赋能:AI 育种技术加速了月季新品种的诞生,如荷兰 “西露丝” 公司推出的 “智能月季”,可通过 APP 远程调控光照、水肥。
  • 文化 IP 打造:月季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河南南阳依托 “中国月季之乡” 品牌,2025 年电商销售额突破 50 亿元,带动 10 万农户增收。

综上,2025 年的 “花中之后” 既是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是现代园艺发展的缩影。月季以其坚韧、美丽与适应性,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了 “皇后” 的多元魅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