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2025年田螺怎么养殖方法

时间:2025-04-29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2评论:0

田螺养殖是一项投资少、管理简单的水产项目,以下是结合田螺生物学特性和常规养殖经验总结的 2025 年田螺养殖方法,供参考:

一、养殖场地准备


2025年田螺怎么养殖方法

  1. 场地选择

    • 池塘 / 水田 / 水泥池: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pH 6.5-8.5,溶氧≥4mg/L)、排灌方便的场地。池塘面积 1-3 亩,水深 50-80cm,底部铺 10-15cm 腐殖质淤泥(利于田螺栖息和摄食)。
    • 防逃设施:池埂或田埂高出水面 30cm,周边用塑料网或石棉瓦围起,入土 10cm,防止田螺逃逸及敌害侵入。
    • 生态环境营造:水面种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覆盖面积≤30%),提供遮荫和栖息场所;池底可铺设少量碎瓦片、树枝,减少螺体摩擦损伤。

  2. 清塘消毒

    • 放养前 15 天,每亩用 50-80kg 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杀灭病原体、寄生虫及野生杂鱼;7 天后注水,投放腐熟有机肥(如鸡粪、牛粪,50-100kg / 亩),培育浮游生物和底栖藻类。


二、种苗选购与投放


  1. 种苗选择

    • 选择壳色淡褐、完整无缺、活力强、螺体饱满的个体,规格以每公斤 80-100 个为宜(雌螺占比 60% 以上,雌螺特征:螺厣平直,雄螺厣凹陷)。
    • 外购种苗需检疫,避免携带福寿螺等入侵物种或病原体。

  2. 投放时间与密度

    • 时间:水温稳定在 20℃以上时投放(春季 4-5 月或秋季 9-10 月)。
    • 密度

      • 种螺:100-150kg / 亩(约 8000-12000 只),或每平方米放 10-15 只。
      • 幼螺(规格≤1cm):200-300kg / 亩,需分池培育,避免大小混杂。

    • 搭配养殖:可少量套养鲢鳙鱼(50-100 尾 / 亩),控制浮游生物过量繁殖,但忌养青鱼、鲤鱼等螺类天敌。


三、饲养管理


  1. 饵料投喂

    • 天然饵料:以水体中的藻类、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草)为主,定期补充腐熟农家肥(10-20kg / 亩 / 周),维持水质肥度。
    • 人工饲料:搭配米糠、麦麸、豆饼、玉米粉等(蛋白含量 15%-20%),或专用螺类配合饲料。每日傍晚投喂一次,投喂量为螺体总重的 2%-3%,以次日清晨吃完为宜。
    • 注意:避免投喂单一饲料或过量,防止水质恶化;高温(>30℃)或低温(<15℃)时减少投喂。

  2. 水质调控

    • 水温:最适生长温度 20-28℃,夏季搭建遮荫棚或加深水位(至 1m),冬季保持水深 80cm 以上保温。
    • 换水:每周换水 1 次,换水量 1/3-1/2,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检测 pH 值,偏低时泼洒生石灰(5-10kg / 亩)调节。
    • 增氧:高密度养殖时,配备微孔增氧设备,尤其夜间或阴雨天气,防止缺氧窒息。

  3. 日常巡查

    • 检查防逃设施、水质变化(如发黑、有异味需紧急换水)、螺体状态(及时清除死螺、病螺)。
    • 观察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幼螺期(孵化后 1-2 个月)需精细管理,可补充豆浆、鱼粉等高蛋白饵料,促进生长。


四、繁殖与幼螺培育


  1. 自然繁殖

    • 田螺为卵胎生,雌螺交配后 1-2 个月直接产出幼螺(每年 4-10 月为繁殖期,5-7 月为高峰期)。每只雌螺年繁殖幼螺约 60-100 只。
    • 繁殖期保持环境安静,避免频繁扰动水体,幼螺孵化后及时将大螺与幼螺分池,提高成活率。

  2. 幼螺培育

    • 幼螺池水深 30-50cm,底质铺 5cm 细沙,投放密度 200-300 只 /㎡。
    • 饵料以豆浆、酵母粉、小球藻为主,每天投喂 2 次,2 周后逐渐添加细米糠,培育 30-40 天可分塘。


五、病害与敌害防治


  1. 主要病害

    • 细菌性疾病:壳缘溃烂、螺肉萎缩,定期用二氧化氯(0.3ppm)或生石灰(15ppm)消毒水体,发病时用磺胺类药物拌料投喂。
    • 寄生虫病:螺体附着纤毛虫,用硫酸铜 + 硫酸亚铁(5:2,0.7ppm)全池泼洒。

  2. 敌害生物

    • 天敌:鸭、蛇、黄鳝、龙虾、水鸟等,需清除池塘周边杂草,设置防鸟网,禁止放养肉食性鱼类。
    • 竞争性生物:福寿螺、青苔,人工捞除或用茶籽饼(20kg / 亩)杀灭(茶籽饼对田螺安全)。


六、捕捞与越冬


  1. 捕捞时间

    • 投放后 5-6 个月,螺体达 10g 以上(壳高 3cm)即可分批捕捞,采用手抄网、陷阱网或干塘捕捉,保留部分健康成螺作为种螺。

  2. 越冬管理

    • 水温低于 10℃时,田螺潜入淤泥冬眠,越冬前投喂高蛋白饲料(如豆饼)增强体质,保持水深 1m 以上,冬季不换水,仅补充蒸发水量,开春后及时清塘消毒。


七、效益与风险提示


  • 成本:每亩前期投入约 5000-8000 元(种苗、基建、饲料等),养殖周期 6-8 个月,亩产 1500-2000kg,市场价格 8-12 元 / 公斤,亩利润 5000-10000 元。
  • 风险:水质恶化易导致批量死亡,需严格把控水源和日常管理;注意当地政策(如农田养殖是否合规)及市场需求,避免盲目扩大规模。

通过科学管理水质、合理投喂和防控敌害,田螺养殖可实现稳定产出。建议结合本地环境调整细节,或咨询当地水产技术推广站获取最新指导。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