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欢花俗名叫什么
合欢花(学名:Albizia julibrissin)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植物,其俗名在不同地区和语境中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根据 2025 年最新的植物学资料和权威文献,合欢花的常见俗名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仍然沿用传统称谓。以下是结合最新信息和地域文化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俗名体系

- 绒花树
这一名称源于合欢花独特的形态特征 —— 粉红色的头状花序由细长花丝组成,形似轻盈柔软的绒球。2025 年 4 月发布的《长景园林网》文章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称谓的普遍性,尤其在农村地区广泛使用。
- 马缨花
该名称与合欢花的观赏价值密切相关。其花序形似马颈下的红缨装饰,在《杭州网》2022 年的报道中,这一名称被用来描述合欢花的视觉特征,并与 “绒花树” 并列作为主要俗名。
- 夜合花 / 合昏
合欢树的小叶具有 “昼开夜合” 的特性,古人因此赋予其 “夜合” 之名。明代《群芳谱》记载:“至暮而合,枝叶互相交结”,这一称谓至今仍在中医文献中使用,如青岛市卫健委 2021 年发布的《本草篇》明确将 “夜合花” 列为合欢花的异名。
- 苦情花
这一别称源于民间传说,讲述了夫妻分离后化为合欢树的故事,赋予其 “苦情” 意象。花百科等平台将其列为重要俗名,体现了文化传承与植物学名称的融合。
二、地域与文化差异
- 南方与北方的称谓侧重
- 南方地区(如安徽、浙江)更常用 “绒花树” 描述其形态,而北方(如山东、河北)则多称 “马缨花”。
- 安徽滁州作为用户所在地,虽未在搜索结果中明确提及地方性别称,但结合周边地区的使用习惯,推测 “绒花树” 和 “马缨花” 是当地主流称谓。
- 药用与文学语境
- 在中药领域,“合欢花” 和 “合欢米”(花蕾)是官方名称,而 “乌绒” 作为别称在康美中药网等专业平台中被提及。
- 文学作品中,合欢花常被赋予 “解郁安神” 的象征意义,如《甄嬛传》中果郡王以合欢花寄托情思,进一步强化了其文化符号属性。
三、2025 年名称稳定性分析
- 植物学名的权威性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确认的学名Albizia julibrissin未发生变更,俗名体系仍以传统称谓为主导。2025 年 4 月发布的《长景园林网》文章和《康美中药网》价格信息均沿用原有俗名,未出现新名称。
- 文化传承的延续性
合欢花的俗名承载着历史典故和情感寓意,如 “苦情花” 的传说和 “夜合” 的自然观察,这些文化元素具有较强的稳定性。2025 年 4 月抖音百科等平台的更新内容仍强调其传统意象,未提及名称演变。
- 地方实践的一致性
尽管不同地区可能存在方言差异,但搜索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的植物志、中药文献及科普平台(如科普中国网、花百科)均采用统一的俗名体系,未出现区域性的名称革新。
四、特殊场景下的别称
- 园林与观赏领域
园艺工作者有时会使用 “美洲合欢”“海南合欢” 等名称指代特定品种,但这些属于栽培变种的分类名称,并非通用俗名。
- 民俗与节庆
在某些地区,合欢花因象征 “消怨合好” 而被称为 “考试花”,寓意学业顺利或人际关系和谐。这一称谓在抖音百科等平台中被列为小众别称,但未形成广泛影响力。
五、总结
2025 年合欢花的俗名体系仍以传统称谓为核心,主要包括绒花树、马缨花、夜合花、苦情花等。这些名称既反映了植物的形态特征(如 “绒花树”)、自然习性(如 “夜合”),也承载了历史文化内涵(如 “苦情花”)。尽管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全国范围内的权威资料和最新文献均未显示名称发生变更。对于安徽滁州的用户而言,当地最可能使用的俗名是 “绒花树” 或 “马缨花”,具体可结合方言习惯进一步确认。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扶桑花的养植方法
上一篇:2025年一苗的兰花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