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佛山花卉种植基地
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花卉产业核心城市,2025 年花卉种植基地呈现出规模化、科技化、国际化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以蝴蝶兰、年桔为核心,多品类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以下从核心基地、品种特色、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核心种植基地与产业集群

- 顺德陈村花卉世界
作为全国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和集散中心,陈村花卉世界 2025 年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年桔和蝴蝶兰仍是核心品类。其中,年桔种植面积超 2 万亩,年销售量占全国市场的 30% 以上,2025 年迎春花市期间推出直径 10 米的 “巨无霸年桔塔” 等特色活动,吸引超百万人次参观。蝴蝶兰产业方面,陈村拥有 350 多万平方米智能化温室,实现四季开花,并通过 “活体染色” 技术培育出深蓝、浅蓝等 “马卡龙色” 新品种,成为出口欧美日韩的主力产品,2025 年一季度蝴蝶兰出口量达 500 万株,同比增长 25%。
- 南海里水蝴蝶兰产业集群
里水镇是全国最大的蝴蝶兰产销中心,2025 年种植面积超 4000 亩,年产量超 6000 万株,全国每 4 株蝴蝶兰就有 1 株产自这里。核心基地包括广东万顷园艺世界、南海花卉博览园等,2025 年举办的 “广东蝴蝶兰新品种展” 吸引全球 100 多家企业参展,展示超 3000 个新优品种,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里水计划三年内再扩产 2000-3000 亩,目标年销售量达 1 亿株,打造 “中国蝴蝶兰之都”。
- 高明荷城现代农业示范区
高明区 2025 年重点推进西安河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带建设,新建超 800 亩兰花基地,推动花卉产值年均双位数增长。荷城街道还计划结合锦鲤文化街区,打造农文旅融合片区,将花卉种植与观光旅游结合,提升产业附加值。
二、品种特色与技术创新
- 蝴蝶兰主导,多品类协同
蝴蝶兰占据佛山花卉产业主导地位,2025 年出口量预计突破 2000 万株,占全国出口总量的 40%。此外,陈村的年桔、里水的香水百合、松岗的桃花等传统品种持续优化,同时引入玫瑰菊、三角梅等新品种。例如,佛山市农科所与省农科院合作选育的蝴蝶兰新品种 “粉冠火焰蝶兰” 通过审定,其粉红色花系和易栽培特性受到市场欢迎。
- 科技赋能种植技术
- 智能温室与物联网:陈村花卉世界推广智能温室大棚,配备遮阳、保温、喷滴灌等自动化设施,单个项目最高补贴 25 万元。里水镇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合作,打造蝴蝶兰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运营。
- 基质创新:陈村企业研发的 “泡泡泥” 技术替代传统土壤,具有重量轻、保水透气等优势,已应用于年桔和蝴蝶兰种植,并出口俄罗斯等国家。
- 气象与保险服务:佛山市气象局在菊花湾现代农业园安装微气象监测设备,为蝴蝶兰种植提供实时气象数据,结合农业保险降低灾害风险。
三、市场拓展与政策支持
- 国际市场深化
佛山花卉出口持续增长,2025 年前 2 月种苗花卉出口额达 1746.2 万元,同比增长 20.6%。蝴蝶兰主要出口越南、韩国、美国等地,价格较国内高 10%-15%。南海区与京东物流合作,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实现蝴蝶兰 3 天内送达越南河内。
- 国内市场多元化
陈村迎春花市、里水蝴蝶兰展等线下活动与线上电商平台结合,推动年花销售。例如,陈村发放 300 万元年桔消费券,南海区通过 “南海家旗舰店” 推广 “里水蝴蝶兰” IP,2025 年线上交易额预计突破 5 亿元。
- 政策与资金扶持
佛山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2-2025 年)》提出建设花卉产业集群,推动种业创新和农文旅融合。陈村镇每年投入 400 万元专项资金,鼓励智能温室、新品种研发等项目;南海区通过银企合作提供 2 亿元授信,支持蝴蝶兰企业扩大生产。
四、挑战与未来方向
- 行业挑战
气候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是主要挑战。例如,年桔种植受天气影响较大,需进一步推广设施化种植;蝴蝶兰出口面临东南亚国家的低价竞争,需加强品牌建设。
- 未来规划
- 种业突破:建设蝴蝶兰种质资源库,推动自主育种,目标 2025 年新品种占比提升至 30%。
- 绿色转型:推广有机种植和循环农业,减少化肥使用,提升产品附加值。
- 文旅融合:开发花卉主题旅游线路,如陈村花卉世界的 “花乡・智城” 项目,将种植基地与观光、研学结合。
总结
2025 年佛山花卉种植基地以蝴蝶兰和年桔为核心,通过科技赋能、市场拓展和政策支持,形成了 “生产 - 科研 - 销售 - 文旅”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未来,佛山将继续巩固 “中国花卉第一镇” 地位,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成为大湾区现代农业的标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绿化草坪常用草种
上一篇:2025年高弓马蹄足能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