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上有多少颗树
关于 2025 年全球树木数量的精确统计,目前尚无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根据现有研究和趋势分析,以下信息可供参考:
一、现有数据基础与挑战

- 2015 年《自然》杂志研究
2015 年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通过全球 40 万处样地数据,首次估算全球树木总数约为3.04 万亿棵,其中热带和温带森林贡献了约 2.3 万亿棵。这一数据成为后续研究的重要基准,但已过去十年,且未涵盖人工林、城市树木等非自然森林。
- 中国最新研究
2025 年 2 月,中国科学家利用激光雷达和 AI 技术完成全国树木普查,发现中国树木总数约为1426 亿棵(含自然林和人工林),占全球总量的约 4.7%。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森林资源中的重要地位,但无法直接推断全球总量。
- 权威机构的评估进展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在开展的2025 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FRA 2025)计划于 2026 年发布最终报告。该项目通过卫星遥感和地面样地调查,重点关注森林面积、碳储量等指标,但未直接统计树木数量。
二、影响树木数量的关键因素
- 森林砍伐与恢复
- 砍伐趋势:2023 年巴西亚马孙地区森林砍伐面积同比下降 45.7%,创历史最大降幅;但非洲和东南亚部分地区仍面临较高砍伐压力。全球年均森林砍伐量从 1990-2000 年的 1580 万公顷降至 2015-2020 年的 1020 万公顷。
- 恢复行动:中国、印度等国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年净增森林面积全球领先。例如,蚂蚁森林项目累计植树 6 亿棵,宇通客车计划 2025 年新增 4.7 万棵。
-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 2024 年全球山火导致 66.87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加拿大过火面积达 1460 万公顷,为过去 20 年平均水平的 5 倍。极端气候可能加速树木死亡。
- 病虫害(如松材线虫病)在东亚和北美部分地区蔓延,威胁森林健康。
- 统计方法差异
- 定义分歧:部分研究仅统计自然林,而人工林、城市树木常被排除。例如,中国的 1426 亿棵树包含人工林,而全球 3 万亿棵的估算主要基于自然林。
- 技术局限:LiDAR 等新技术虽提升了精度,但仍难以覆盖偏远地区,低矮灌木和幼树可能被漏计。
三、2025 年全球树木数量的合理推测
- 基于历史数据的估算
- 若全球树木数量以年均 0.1% 的速度递减(砍伐与恢复平衡),2025 年总量可能略低于 3 万亿棵。
- 若恢复速度加快(如中国、印度的造林计划),可能接近或略超 3 万亿棵。
- 地区分布特征
- 俄罗斯、加拿大、巴西:三国拥有全球近 50% 的森林,树木数量分别为 6420 亿、3180 亿、3020 亿棵。
- 中国:以 1426 亿棵位居第五,但人工林占比高,自然林保护仍面临挑战。
- 人均与密度指标
- 全球人均树木约 422 棵,但分布极不均衡。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人均超 4000 棵,而印度、埃及不足 30 棵。
- 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树密度最高(超 7 万棵 / 平方公里),沙漠地区则趋近于零。
四、未来数据展望
- FAO 的 FRA 2025 报告
该报告将提供截至 2024 年的全球森林面积、碳储量等核心数据,虽不直接统计树木数量,但可结合历史趋势估算总量变化。
- 新技术的应用
- 激光雷达(LiDAR)和 AI 模型的普及将提升统计精度。例如,中国科学家利用无人机 LiDAR 绘制的 “树密度地图”,分辨率达 100 米。
- 卫星遥感(如哥白尼计划)可实时监测森林动态,为全球估算提供支撑。
五、结论与建议
目前,2025 年全球树木数量的精确数据仍需等待 FAO 等机构的权威发布。基于现有研究和趋势,保守估计全球树木数量在 2.8 万亿至 3.2 万亿棵之间,其中自然林占主导,人工林和城市树木的贡献逐渐增加。若需更准确的信息,建议关注以下资源:
- FAO 官网:定期更新全球森林资源评估进展。
- 《自然》《科学》期刊:追踪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 WWF、绿色和平:获取森林保护与恢复的动态数据。
树木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其数量变化直接影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祉。保护现有森林、加速生态恢复仍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务。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一亩多少玉米种子
上一篇:2025年祭奠长辈用什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