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紫薇花别名有哪些
紫薇花(学名:Lagerstroemia indica)作为中国传统名花,其别名丰富多样,既有官方文献记载的通用名称,也有地方文化中衍生的独特称呼。结合 2025 年最新资料及历史文献,其别名体系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通用别名:跨越时空的文化符号
- 百日红
这一名称源于紫薇花期长达 4 个月(6-9 月)的特性,唐宋时期已广泛使用。如《曲洧旧闻》记载:“紫薇花一枝数颖,一颖数花,每微风至,辄摇曳不自持,故名‘不耐痒树’。”2025 年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仍将其列为官方别名。
- 痒痒树
因紫薇树皮光滑,触摸树干时整株会轻微颤动,被赋予拟人化特征。2025 年抖音百科等权威平台均将其列为核心别名。
- 满堂红
形容花朵密集、色彩艳丽的视觉效果,常见于园林景观描述。2025 年关注森林网文章中仍用此名称呼紫薇花。
- 紫金花
因花色多为紫红色,且花朵质地如锦缎般华贵,在古代文献《群芳谱》中已有记载,现代中医典籍《中华本草》仍沿用此名。
二、地方特色别名:地域文化的缩影
- 蚊子花(广东、福建)
夏季花期与蚊虫活跃期重叠,民间认为其花香可驱蚊,2025 年深圳政府在线等地方平台仍有此俗称。
- 五里香(浙江、安徽)
形容花香浓郁,可远飘五里,2025 年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文献中保留此别名。
- 佛相花(福建、江西)
因花朵形态庄重,被佛教寺院用作供花,《八闽通志》等地方史志中有相关记载。
- 宝幡花(湖南)
花朵形如佛教法幡,象征吉祥,湖南药物志中仍收录此别名。
三、学术与品种别名:科学分类的延伸
- 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
叶大花繁,常见于华南地区,2025 年广西林科院培育的重瓣品种 “云裳” 即为其变种,官方文献中常以 “大叶紫薇”“洋紫薇” 称呼。
- 银薇(Lagerstroemia indica f. alba)
花色纯白,如 2025 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资料中提及的 “无皮树”,因树皮脱落露出光滑树干而得名。
- 翠薇(Lagerstroemia indica f. rubra)
花色淡紫泛绿,《中国植物志》中将其列为紫薇变型,部分地方称 “绿薇”。
四、文化象征与衍生别名
- 紫微
与星象文化中的 “紫微星”(北极星)谐音,唐代中书省曾称 “紫微省”,官员宅邸多植紫薇,故文人雅士称其为 “紫微郎花”。
- 怕痒花
与 “痒痒树” 同义,但更强调触觉反应,2025 年抖音百科等平台仍在使用。
- 五爪金龙
花朵形态似龙爪,湖南、贵州等地民间以此称呼,体现图腾崇拜。
五、2025 年最新动态
- 新品种别名
2024 年广西林科院培育的重瓣紫薇 “云裳”,因其花瓣紫红、花型丰满,被赋予 “重瓣百日红” 的俗称,2025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报道中已采用。
- 地方文化融合
泉州等地将紫薇花纳入 “簪花围” 民俗,虽未产生新别名,但强化了 “五里香”“佛相花” 等传统名称的文化内涵。
六、别名使用建议
- 学术研究:优先使用学名Lagerstroemia indica,提及品种时注明别名(如 “大花紫薇”)。
- 园林应用:可结合地域文化选择别名,如福建地区使用 “佛相花”,广东地区使用 “蚊子花”。
- 文学创作:参考唐宋诗词中的雅称,如 “紫微郎花”“百日红”,增强文化底蕴。
综上,紫薇花的别名体系既是自然特征的直观反映,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2025 年,这些别名在科学研究、地方民俗和文学创作中仍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2025年农村养殖种植致富
上一篇:2025年风铃花的养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