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石楠树病虫的防治
红叶石楠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但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以下是一些红叶石楠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病害防治

1. 叶斑病
症状 :主要危害红叶石楠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随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边缘为红褐色或紫褐色。病情严重时,多个病斑会相互连接,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 :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保持植株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病叶、病枝,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发病初期可选用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 600 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 700 倍液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
2. 炭疽病
症状 :叶片上产生近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呈褐色至黑褐色,边缘有明显的红褐色晕圈。病斑上常出现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在潮湿环境下,病斑上会产生粉红色的黏质物(分生孢子团)。
防治方法 :
减少侵染来源,及时修剪病枝、病叶,并销毁。避免过度施肥,特别是氮肥,防止植株生长过旺,降低抗病能力。
药物防治可选用 25% 炭特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80% 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等,每隔 10 - 15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
3. 灰霉病
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嫩梢和花器上。叶片染病后,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随后扩展为褐色病斑,在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会产生灰色霉层。嫩梢发病,病部呈水渍状,颜色变褐,最后腐烂。花器受侵染后,花瓣变褐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 :
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避免在傍晚浇水,防止叶片和嫩梢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
发病初期可使用 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500 - 2000 倍液、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 1500 倍液或 40% 施佳乐悬浮剂 800 - 1000 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视病情连续喷 2 - 3 次。
二、虫害防治
1. 蚜虫
症状 :蚜虫通常群集在红叶石楠的嫩梢、嫩叶、花蕾等部位吸食汁液。被害叶片会出现皱缩、卷曲,严重时叶片发黄、脱落。蚜虫还会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 :
物理防治可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在植株周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蚜虫。
生物防治可释放瓢虫、草蛉等蚜虫的天敌进行控制。
化学防治可选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 3000 倍液、3% 啶虫脒乳油 2000 - 2500 倍液或 50%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 - 3000 倍液等进行喷雾,重点喷布蚜虫聚集的部位,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蚜虫产生抗药性。
2. 红蜘蛛
症状 :红蜘蛛主要以口器刺入叶片、嫩梢等部位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初期出现灰白色小点,随后叶片失绿,变为灰白色或淡黄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在叶片背面可发现红色或暗红色的小螨体。
防治方法 :
加强养护管理,保持植株周围环境的清洁,及时清除杂草和落叶。干旱季节要注意及时浇水,增加空气湿度,不利于红蜘蛛的繁殖。
生物防治可释放捕食螨,如智利小植绥螨等,按照 1:10 - 1:20 的比例释放到植株上,对红蜘蛛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化学防治可选用 20% 哒螨灵可湿性粉剂 2000 - 3000 倍液、1.8% 阿维菌素乳油 3000 - 4000 倍液或 73% 克螨特乳油 2000 - 3000 倍液等进行喷雾,注意要喷匀喷透,特别是叶片背面,因为红蜘蛛大多集中在背面。
3. 介壳虫
症状 :介壳虫常固定在红叶石楠的枝干、叶片上吸食汁液。受侵害的部位会出现黄斑,严重时叶片发黄、枯萎,枝条萎缩,甚至整株死亡。介壳虫的虫体被一层蜡质介壳包裹,不同种类的介壳虫介壳形状和颜色各异。
防治方法 :
人工防治可在少量发生时,用刷子或竹签等工具将介壳虫刮除。
生物防治可保护和利用介壳虫的天敌,如瓢虫、寄生蜂等。
化学防治在介壳虫孵化盛期进行效果最佳,可选用 40% 氧化乐果乳油 1000 - 1500 倍液、25% 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1000 - 1500 倍液或 48% 毒死蜱乳油 1000 - 1200 倍液等进行喷雾,由于介壳虫有蜡质介壳,药剂可能不易渗透,可在药剂中添加适量的有机硅助剂,增强药剂的附着力和渗透性。
上一篇:茉莉花是多年生植物吗
上一篇:50公分皂角树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