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给老师的诗
以下是一些古人送给老师的诗: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这首诗通过描写裴令公绿野堂的优越环境和桃李满天下的盛景,表达了对老师教育成果的赞美,寓意着老师培养了众多优秀学生,其功绩卓著,无需再用种花来增添光彩。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此诗常被用于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以春蚕吐丝、蜡烛燃烧直至成灰,形象地比喻老师为了教育事业,不惜奉献自己的一生,兢兢业业,直到生命的尽头。
《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该诗将老师比作蜜蜂,蜜蜂在各处辛勤采集花蜜,却不为自己,而是为了酿造甜蜜。就像老师,不辞辛劳地教育学生,默默付出,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中把老师比作春雨,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老师对学生的教诲也如同春雨一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滋养着学生的心灵,使其茁壮成长。
《新竹》——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此诗以新竹与老竹的关系,生动地阐述了师生之间的传承与扶持。新竹能够长得更高,是因为有老竹的支撑和帮助,寓意着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扶持。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自己虽已辞官,但仍愿像落花化作春泥一样,继续为培养下一代贡献力量,也可借此表达老师即使离开了教学岗位,其教诲仍会如春泥护花般,滋养着学生成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