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花椒树的品种
以下是一些常见花椒树品种的区分方法 :
从树形特征区分

大红袍 :树势强健,生长迅速,树形紧凑,树姿半开张,分枝角度小,树冠呈半圆形,盛果期树高 3-5 米。
大红椒 :树势中强,树姿开张,分枝角度大,树冠为圆头形,盛果期树高 2.5-5 米。
小红椒 :树势中弱,树姿开张,分枝角度大,树冠扁圆形,盛果期树高 2-4 米。
白沙椒 :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盛果期树高 2.5-5 米。
豆椒 :树势较强,树姿开张,分枝角度大,盛果期树高 2.5-3 米。
九叶青 :树势强健,生长快,树高根据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有所不同,一般较为高大。
从枝条与皮刺特点区分
大红袍 :当年生新梢红色,一年生枝紫褐色,多年生枝灰褐色。皮刺大而稀,基部宽厚,先端渐尖。
大红椒 :当年生新梢绿色,一年生枝褐绿色,多年生枝灰褐色。皮刺基部扁宽,尖端短钝,并随枝龄增加,常从基部脱落。
小红椒 :枝条绿色,阳面略带红色,一年生枝条褐绿色,多年生枝灰褐色。皮刺较小,稀而尖利。
白沙椒 :当年生枝绿白色,一年生枝淡褐绿色,多年生枝灰绿色。皮刺大而稀疏,在多年生枝的基部皮刺常脱落。
豆椒 :当年生枝绿白色,一年生枝淡褐绿色,多年生枝灰褐色。皮刺基部宽大,先端钝。
九叶青 :新梢绿色,枝条上的刺相对较尖锐且分布较均匀。
从叶片形态区分
大红袍 :羽状复叶有小叶 5-11 枚,小叶片广卵圆形,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而富有光泽,表面光滑。
大红椒 :小叶片较宽大,卵状矩圆形,叶色比大红袍浅,表面光滑。
小红椒 :叶片较小且薄,叶色淡绿。
白沙椒 :叶片较宽大,叶色淡绿。
豆椒 :叶片较大,淡绿色,小叶长卵圆形。
九叶青 :因叶柄上有 9 片小叶而得名,叶片为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片较厚。
从果实特征区分
大红袍 :成熟的果实艳红色,表面疣状腺点突起明显。果穗紧凑,果柄短,果实颗粒大,直径 5-6.5 毫米,鲜果千粒重 85 克左右。
大红椒 :果实 9 月中旬前后成熟,成熟时表面鲜红色,具明亮光泽,表面疣状腺点明显。果穗松散,果柄较长,果实颗粒中等、大小均匀,直径 4.5-5 毫米,鲜果千粒重 70 克左右。
小红椒 :成熟果实鲜红色,果柄较长,果穗较松散,果实颗粒小,直径 4-4.5 毫米,大小不太均匀,鲜果千粒重 58 克左右。
白沙椒 :成熟果实淡红色,果柄较长,果穗松散,果实颗粒大小中等,鲜果千粒重 75 克左右。
豆椒 :果实成熟前由绿色变为绿白色,果皮厚,颗粒大,直径 5.5-6.5 毫米,鲜果千粒重 91 克左右。果柄粗长,果穗松散,果实成熟时淡红色,晒干后呈暗红色。
九叶青 :果实为绿色或青绿色,成熟时颜色较为鲜艳,果实颗粒大小中等,麻味清香纯正。
从生长习性和分布区域区分
大红袍 :喜肥抗旱,不耐水湿不耐寒。适宜在海拔 300-1800 米、向阳湿润、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上栽培,甘肃陇南武都区等地栽培集中。
大红椒 :喜肥耐湿,抗逆性强,适宜海拔 1300-1700 米,庄前屋后地埂路旁栽植,在西北、华北各地都有栽培,以四川的汉源、泸定、西昌等地栽培最为集中。
小红椒 :属早熟品种,现华北地区各省都有栽培,其中以山西的晋东南地区和河北的太行山区栽培集中。
白沙椒 :属中熟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强,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栽培较普遍。
豆椒 :属晚熟种,抗性强,产量高,在甘肃、山西、陕西等省均有栽培。
九叶青 :属喜温品种,土壤适应性广,耐贫瘠,适宜各种土壤,特别是坡地,通常在年降水量 600 毫米地区生长良好,在重庆等地有广泛种植。
上一篇:洋桔梗种子发芽全过程
上一篇:全程抗草甘膦棉花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