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十字花科蔬菜常见病害

时间:2025-01-27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30评论:0

十字花科蔬菜常见病害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以下是详细介绍:

真菌性病害

十字花科蔬菜常见病害

霜霉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从下部或外部叶片开始,初为淡绿色小斑,后变黄呈多角形,叶背在潮湿时出现白色至灰白色霉层,病斑转为褐色后,叶片枯黄。花轴受害会肿胀弯曲,形成 “龙头病”,花器受害花瓣变肥厚、绿色叶状,种荚受害缩小、颜色变淡。

病原 :寄生霜霉,属鞭毛菌亚门霜霉属。

发病条件 :温度 16-20℃、昼夜温差大、湿度高,以及十字花科蔬菜连续种植、播种过早、基肥不足等情况下易发病。

菌核病

症状 :病部初期呈水渍状斑块,后为褐色湿腐状,产生白霉,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纠结成鼠粪状菌核,初为白色,后变黑。

病原 :核盘菌。

发病条件 :温度 20℃左右、相对湿度 85% 以上,排水不良、通透性差、偏施氮肥或遇霜害、冻害、肥害等条件下易发病。

黑斑病

症状 :多从外叶开始,初为近圆形褪绿斑,后成灰褐或暗褐色,有同心轮纹,部分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高温高湿下病部穿孔,病重时叶片自外向内干枯,叶柄、花梗病斑长梭形,种荚病斑近圆形。

病原 :芸薹链格孢、芸薹生链格孢及萝卜链格孢。

发病条件 :多雨高湿、温度偏低,连阴雨持续时间长时发病早且重,发病温度范围 11-24℃,适宜温度 11.8-19.2℃,相对湿度 72-85%。

立枯病

症状 :幼苗出土过程中或出土后,茎基部产生水渍状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略凹陷,变褐缢缩,扩展绕茎一周后,病部以上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病部表面有灰褐色蛛丝状霉。

病原 :立枯丝核菌。

发病条件 :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腐生 2-3 年,生长适温 25-30℃,菌核萌发相对湿度 98% 以上,气温 11-30℃,土壤湿度 20-60%,阴雨天气、光照不足等条件下发病重。

猝倒病

症状 :一般发生在 3 片真叶之前,幼苗茎基部近地面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绕茎一周后病部缢缩呈线状,幼苗突然折倒,湿度大时病部或土表长出白色絮状物。

病原 :瓜果腐霉等。

发病条件 :病菌卵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中存活多年,通过土壤、种子、灌溉水等传播,土壤含菌量大,播种过密、低温高湿、光照弱等条件下易发病。

细菌性病害

软腐病

症状 :病部初期呈水渍状,逐渐扩大为淡灰褐色,叶柄组织软化腐烂,有臭味,严重时沿叶柄向根茎发展,导致植株腐烂 。

病原 :属欧氏杆菌属。

发病条件 :高畦发病较轻,与病毒病、霜霉病发生关系密切,也与虫害、播种期早、气温高、植株幼嫩等因素有关 。

黑腐病

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叶缘出现 “V” 字形病斑,病斑边缘淡黄色,中央呈褐色,病斑逐渐向叶内扩展,叶脉变黑,严重时叶片干枯。茎部发病,维管束变黑腐烂,植株萎蔫死亡。

病原 :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

发病条件 :病菌喜高温、高湿,25-30℃利于病菌生长发育,多雨高湿、叶面结露、叶缘吐水等均利于发病。

病毒性病害

病毒病

症状 :白菜叶初呈明脉状,后为浓淡相间的花叶、扭曲畸形、叶片质脆、皱缩,叶背叶脉上有褐色坏死斑或条纹 。

病原 :芜青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 。

发病条件 :在南方周年循环,北方主要在留种株、多年生宿根植物及杂草上越冬,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侵染,苗期高温干旱时间越长,感病越早,蔬菜生长前期连阴雨或降大雨,发病越重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