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鱼养殖的方法及技术
白鱼一般指翘嘴红鲌,以下是白鱼养殖的方法及技术要点:
池塘养殖

池塘条件
面积与水深 :池塘面积一般以 5-15 亩为宜,水深在 2-2.5 米左右,这样有利于白鱼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适宜的生存环境。
水质要求 :水质要清新,溶氧量高,一般要求溶氧在 5 毫克 / 升以上,pH 值在 7.2-8.5 之间,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不能超标。
底质 :池塘底质以沙质底或硬质底为佳,淤泥厚度不超过 20 厘米,过多的淤泥容易导致水质恶化。
苗种放养
苗种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白鱼苗种,最好是从正规的苗种场购买。
放养时间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水温在 15-20℃时进行放养,此时鱼苗的活力较弱,运输和放养过程中不易受伤。
放养密度 :如果是当年繁殖的夏花苗种,每亩放养 8000-10000 尾;如果是一龄鱼种,每亩放养 2000-3000 尾。同时,可搭配放养少量的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以调节水质。
饲料投喂
饲料选择 :白鱼为肉食性鱼类,可投喂冰鲜鱼块、野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要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 40% 以上。
投喂量 :根据鱼的体重、水温、水质等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3%-8%。
投喂方法 :遵循 “四定” 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投喂 2-3 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在池塘固定的位置设置投饵台,将饲料均匀地投在投饵台上。
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 :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 10-15 天加注一次,每次加注量为 20-30 厘米,保持水质清新。每隔 15-20 天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调节水质,分解池塘中的有机物,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鱼病防治 :坚持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原则,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一般每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一次全池泼洒。
巡塘 :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水质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网箱养殖
网箱设置
水域选择 :选择水质清新、水流缓慢、水深在 3-5 米以上的湖泊、水库等水域设置网箱。
网箱规格 :网箱一般采用长方形,规格为 4 米 ×4 米 ×2.5 米或 5 米 ×5 米 ×2.5 米,网目大小根据鱼种规格而定,以不逃鱼为原则。
网箱安装 :将网箱固定在木桩或浮桥上,网箱底部距离水底至少 0.5 米,防止鱼体擦伤。
苗种放养
放养密度 :每立方米水体放养白鱼苗种 20-30 尾,随着鱼体的生长,要及时调整放养密度。
消毒处理 :苗种放养前要用 3%-5% 的食盐水浸泡 10-15 分钟,进行鱼体消毒,防止病菌带入网箱。
饲料投喂
投喂次数 :网箱养殖白鱼一般每天投喂 3-4 次,根据鱼的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注意事项 :投喂时要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以大部分鱼吃饱游走为度,避免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日常管理
清洗网箱 :定期清洗网箱,一般每 7-10 天清洗一次,防止网箱附着藻类等生物,影响水体交换。
检查网箱 :每天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发现问题及时修补,防止鱼逃跑。
做好记录 :记录鱼的生长、摄食、病害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
上一篇:饭店客人过生日送什么
上一篇:北京市海棠花溪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