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罗隐全文解释诗
罗隐《牡丹花》全文解释如下 :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牡丹似乎与东风有着特殊的缘分,有着别样的缘由,当东风吹拂时,它那如红色纱罗般的花瓣高高地舒展开来,尽情绽放,仿佛都承受不住这春天的美好与烂漫。“绛罗” 形象地描绘出牡丹花瓣的颜色和质地,如同红色的丝绸般艳丽华贵,“高卷” 则展现了牡丹花开时的姿态,花瓣翻卷,富有动态美,“不胜春” 强调了牡丹在春天里的娇艳与繁茂,尽显其蓬勃的生命力。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如果牡丹能够像人一样理解话语、与人交流,那它必定是有着倾国倾城之貌的佳人。即使它没有情感,不会言语,仅仅凭借着自身的美丽姿态,也足以打动人心。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牡丹比作美人,赋予其人性的特质。“倾国” 一词出自《汉书・孝武李夫人传》,极言牡丹之美,如同绝世佳人一般。诗人通过 “若教” 和 “任是” 这样的虚词,加强了语气,突出了牡丹的美丽动人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否有情,都无法掩盖其魅力。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在百花之中,芍药只能算是牡丹的近侍,来衬托牡丹的尊贵。而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面对牡丹的美丽与芬芳,也不知该躲到何处才能避开牡丹的芳尘。诗人在此将芍药和芙蓉与牡丹进行对比,以芍药的陪伴和芙蓉的躲避,进一步衬托出牡丹在群芳中的独特地位和非凡魅力,强调了牡丹的美丽是其他花卉所无法比拟的。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韩令” 指的是韩弘,唐元和十四年曾为中书令。可怜韩弘功成名就之后,看到家中的牡丹,却命人将其砍掉,就这样辜负了牡丹的繁盛艳丽。此句引用了《唐国史补》中的典故,韩弘的行为与前三联中牡丹的美丽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牡丹的美好被无情地摧毁,令人惋惜。诗人借韩令斫花之事,抒发了对美好事物被无端破坏的感慨,也可能暗示了世间美好常常难以长久,会被一些世俗的力量所辜负和毁灭。
上一篇:凌霄花现在可以移栽吗
上一篇:鲜花送人余香留己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