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些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深圳自然博物馆园林景观设计

项目概况 :深圳自然博物馆是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首座大型综合类自然博物馆,毗邻坪山燕子湖片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
设计理念 :以 “三角洲” 为设计概念,从岭南地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 “山林 — 河湖 — 植被” 绿色生态轴线中汲取灵感,将 “河流” 作为主线,打造建筑和景观设计,力求保护和展示自然美景以及多样生态系统。
设计要点
生态融合空间 :在燕子岭和燕子湖之间开辟出生态融合空间,形成新 “三角洲”,反映该区域丰富活跃的生态及人文场景。
交互式公共场域 :建造了包含屋顶植物花园、阶梯式湿地岛屿和蜿蜒滨河公园的精彩的交互式公共场域,将生态系统引入建筑,并将学习区域扩展至周围的公共开放空间。
水流造型设计 :基于三角洲的总体设计概念,到达区的景观反映了不同形态的水流运动,层流和螺旋流结合形成极具自然雕塑美感的造型,引导游客进入博物馆区域。
下沉广场空间 :下沉广场是室内的植物世界展览空间与坪山河景观生态系统的交汇点,增加了博物馆的覆盖面,让游客以更生动的形式观察自然世界。
可持续雨水管理 :搭建了可持续的韧性框架,通过四个相互连接的区域收集和再利用雨水,减轻洪水影响,减少对传统基础设施的依赖,并补充地下水含水层。
设计效果 :自然博物馆的景观设计将人为建筑与自然背景和谐相融,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探索和学习的空间,还创造了独特而宝贵的自然栖息环境,同时体现了可持续元素,将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囊括其中,有助于提升城区综合能级。
西安奥体中心园林景观设计
项目概况 :西安奥体中心是十四运的主场馆所在地,坐落于灞河之畔,由 “一场两馆” 三座主体建筑构成,总面积 57.5 公顷,是国际标准的体育中心,也是生态、开放、多元的城市公园。
设计理念 :从城市空间和自然景观两个层面出发,将基地与城市轴线相契合,以中轴为主导,横贯东西,形成古城文化背景下特有的空间仪式感;以森林公园为整体基调,继承区域格局中山水的对话关系,衔接灞水,融于山、水、城之中。
设计要点
空间轴线 :基地在空间结构上契合城市轴线,形成城绿相融的基调,东至港务大道的奥体绿色生长轴是融合文创科技、商业商贸、总部集群等功能的城市发展中心带;西连灞河,东望骊山的景观通廊联结山河,引导区域空间与生态格局。
文化融入 :“丝绸之路” 的概念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渗透到场地中,流动的空间序列组织起场地内一系列空间节点及功能性场地,形成一条富有活力的 “丝带”,作为慢行与运动环线穿梭于绿茵秀景之中。此外,西安市花石榴花经过提炼,现身 “繁华之迹” 广场。
设计效果 :西安奥体中心的景观设计将体育场馆与城市空间、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相融合,使其不仅是举办体育赛事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展示的窗口和市民休闲娱乐的空间,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园林景观设计
项目概况 :良渚文化村依傍良渚遗址,是一个将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大型社区。
设计理念 :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景观,保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打造集文化、休闲、生活于一体的宜居社区。
设计要点
自然与文化融合 :社区内保留大量自然山水,同时打造了美丽洲公园等多个公共空间,公园中既有古老的文化遗迹展示,又有现代的景观小品与休闲设施。
特色商业街景观 :玉鸟流苏商业街的景观设计独具匠心,滨水步道、特色植物与艺术雕塑相互映衬,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商业氛围。
设计效果 :居民在社区内既能享受自然之美,又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的凝聚力,成为国内房地产景观设计中文化与自然融合的典范。
上一篇:端午节的时候开什么花
上一篇:幸福树能放室外淋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