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古人七夕节送什么礼物

时间:2025-02-02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16评论:0

古人在七夕节送的礼物丰富多样,多蕴含着美好的寓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礼物:

配饰类

古人七夕节送什么礼物

香囊 :又称香包、香缨、香袋等,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古人认为香囊有祈福纳祥、避邪驱瘟的作用,后来渐渐演变成男女之间在七夕节时互送的礼物。香囊是随身佩戴的物品,送给对方就仿佛自己陪在身边,而且香囊上往往会有一些有寓意的图画,表达倾慕之情。 工艺品 古代香囊

罗帕 :是古代女子的贴身之物,常被用于传情,代表着说不完道不尽的缠绵之意,在古代被定义为定情信物。七夕节当天,女子将罗帕送与爱人,便代表私定终身 。

玉佩 :从古至今都是象征君子温文儒雅的物件。七夕节男子送女子玉佩,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女子的爱意,又显得得体。《古释笺》中有记载:“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女子成亲之前,身上系着罗缨,男子所送的玉佩若被女子接受,代表郎有情,妾有意,成亲后玉佩和罗缨相配,视为 “结缡”,是男女婚事的一种象征。

簪子 :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它常是男士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女子也经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簪子被认为代表相思。

耳环 / 耳坠 :中国女性很早以前就开始用耳饰打扮自己。在古人审美观念中,耳环有重要地位,唐代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中的 “明珠” 指代的就是耳环,可见其可作为一种表达情意的信物。

戒指 :在古代,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未婚女子通常不戴戒指。在唐代之前,七夕节的男女流行互送戒指,不光男人送女子,女子通常也要还礼,以示接受之意,而唐代之后,渐渐演变成了只是男子送女子的习惯 。

手工制品类

同心结 :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品,最早在北宋时期流行。同心结象征着情人之间心意相通,古代男女结婚时,新房子内会挂上同心结,代表着喜庆恩爱。七夕节时,古人互送同心结,代表着真情实意,男子一旦将同心结送给对方,就表示此生唯你,不娶他人 。

巧果 :又名 “乞巧果子”,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 “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巧果既可以作为供奉之物,也可作为礼物送给他人,表达对对方心灵手巧的赞美和祝福 。

其他类

梳子 :梳子本身代表着白头偕老、此志不渝,女子嫁人之前,娘家会为女子梳头发,有 “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的说法,所以七夕节男子送女子梳子,便是表达长相厮守之意,也有私定终身的意味。

相思红豆 :常被称为相思豆,最早是表达友人不舍的象征,后来人们觉得相思豆外表通红,就像爱情一样热情,便渐渐将其视为代表情意绵绵之物,在七夕节时,人们会互送相思红豆,表达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头发 :古人对身体部位十分看重,认为将自己身体一部分送给心上人,可表达无以复加的爱意,头发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古时候,女子经常会剪落一束青丝赠送给情郎做定情物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