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东润种业玉米品种介绍

时间:2025-02-04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60评论:0

东润种业有多个玉米品种,以下是一些常见品种的详细介绍:

锦润 911

东润种业玉米品种介绍

品种来源 :锦州农业科学院、辽宁东润种业有限公司 2007 年在海南以自选系锦 02-59 为母本,锦 04-77 为父本组配而成。

特征特性 :在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 128 天,与对照郑单 958 相当。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 298 厘米,穗位 127 厘米,成株叶片数 20 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穗长 18.2 厘米,穗行数 16-20 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 34.3 克。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中抗灰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和镰孢茎腐病。

产量表现 :2012-2013 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1982.0 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 3.9%;2013 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1508.0 公斤,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7.3%。

栽培要点 :选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4 月下旬播种,公顷保苗 6.0 万株。

适宜区域 :适宜辽宁、吉林和山西中晚熟区,天津、河北北部、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济农 806

品种来源 :山东东润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一代杂交种,组合为 L10-6×LZF6。

特征特性 :株型紧凑,夏播生育期 105 天,熟期与对照郑单 958 相当,全株叶片 19-21 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红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 9-12 个。株高 270.5 厘米,穗位 102.6 厘米,倒伏率 0.7%、倒折率 0.0%。果穗筒形,穗长 18.2 厘米,穗粗 4.8 厘米,秃顶 0.8 厘米,穗行数平均 15.6 行,穗粒数 566.8 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 86.7%,千粒重 341.8 克,容重 749.7 克 / 升。抗瘤黑粉病,中抗弯孢叶斑病、穗腐病、南方锈病和小斑病,感茎腐病,高感粗缩病。

产量表现 :2018-2019 年参加山东华润玉米联合体夏玉米品种普通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 688.7 公斤、674.5 公斤,分别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7.3%、5.1%;2019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80.3 公斤,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6.0%。

栽培要点 :适宜密度为每亩 4500 株左右,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区域 :适合在山东省全省适宜地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但粗缩病高发区慎用。

东润 58

品种来源 :辽宁东润种业有限公司育成,品种来源为 3FZ×14H719。

特征特性 :辽宁省春播生育期 130 天,与种先玉 335 相同。幼苗绿色,叶鞘及叶缘为紫色。株型紧凑,成株株高 291 厘米左右,穗位 124 厘米左右,成株约 20 片叶,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穗长 18.8 厘米,穗轴红色,穗行数 16-18 行,籽粒半马齿,粒色橙黄,百粒重约 36.7 克,出籽率约 83.8%。经鉴定,中抗大斑病,感灰斑病,抗穗腐病,抗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 :2016 年参加中熟组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 802.6 公斤,比对照先玉 335 增产 6.5%;2017 年复试平均亩产 861 公斤,比对照先玉 335 增产 6.2%;2017 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831.5 公斤,比对照先玉 335 增产 8.4%。

栽培要点 :适宜在中上地力水平地块种植,机械和人工播种均可,种植密度在 4000 株 / 亩为宜,可采取一炮轰施肥方式,有条件也可施足底肥,少施口肥,后期追肥,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再根据实际情况用化学药剂防治其他病虫害。

适宜区域 :适宜在辽宁境内≥10℃、活动积温在 2650℃以上的中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东润 - 丰聊 008

特征特性 :黄淮海地区夏播生育期 95-98 天,株型紧凑,根系发达,茎秆坚韧,穗位整齐,株高 250 厘米,穗位 85 厘米。果穗圆柱型,穗长 20-25 厘米,穗粗 5.6 厘米,穗行数 16-18 行,白轴,籽粒黄色、深马齿型,千粒重 400 克左右,出籽率 90%。高抗大小斑病、黑粉病和青枯病,结实性好,耐低温寡照,不空秆,不秃尖,丰产性、稳产性好。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 700-800 公斤,高产地块 1000 公斤以上。

栽培要点 :适合麦田套种和麦后直播,适宜密度 3500-3800 株 / 亩。施足农家肥或使用复合肥(N15-P15-K15)40-50 公斤,磷酸钾 10 公斤,锌肥 1 公斤做底肥,追肥一般在播种后 32-35 天进行,每亩使用尿素 30 公斤左右。灰飞虱严重地块注意防治粗缩病,黑粉病菌残留较多地块注意防治黑粉病,大喇叭口期使用辛硫磷颗粒丢心防治玉米螟。

适宜区域 :适宜于黄淮海夏玉米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隆粟 727

品种来源 :原试验名称济农 006,一代杂交种,组合为 JN9-7×J9-30,由山东东润种业有限公司选育。

特征特性 :株型紧凑,夏播生育期 106 天,比对照郑单 958 早熟 1 天,全株叶片 21 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红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 6-9 个。株高 259 厘米,穗位 96 厘米,倒伏率 2.7%、倒折率 0.5%。果穗长筒形,穗长 16.7 厘米,穗粗 5.0 厘米,秃顶 1.0 厘米,穗行数 16-18 行,穗粒数 545.4 粒,红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 84.3%,千粒重 311.3 克,容重 705.1 克 / 升。高抗瘤黑粉病、粗缩病,抗南方锈病,中抗茎腐病、穗腐病,感小斑病、弯孢叶斑病。

产量表现 :2020-2021 年参加山东华润玉米联合体夏玉米品种普通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 746.7 公斤、582.2 公斤,分别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3.3%、7.0%;2022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710.5 公斤,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5.5%。

栽培要点 :适宜密度为每亩 4500 株左右,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区域 :适合在山东省全省适宜地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东润 565

品种来源 :由辽宁东润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品种来源为 X5479×X88288。

特征特性 :辽宁省春播生育期 130 天,与种沈玉 21 相同。幼苗第一叶片卵圆形,叶鞘紫色,花丝粉色,护颖绿色,花药淡黄色,果穗筒型,株型半紧凑,株高 265 厘米左右,穗位 101 厘米左右,成株约 21 片叶。穗长 19.7 厘米左右,穗行数 16-18 行,穗轴红色,粒色黄色,籽粒为马齿型,百粒重约 40.5 克,出籽率约 85.5%。经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灰斑病,中抗穗腐病,抗茎腐病,抗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 :2016 年参加晚熟组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 817.7 公斤,比对照沈玉 21 增产 9.9%,2017 年复试平均亩产 805 公斤,比对照沈玉 21 增产 11%;2017 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745.7 公斤,比对照沈玉 21 增产 11.1%。

栽培要点 :适宜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种植密度为 4000 株 / 亩,亩保苗 3500-3800 株 / 亩为宜,机械和人工播种均可,可采取一炮轰施肥方式,有条件也可施足底肥,少施口肥,后期追肥,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再根据实际情况用化学药剂防治其他病虫害。

适宜区域 :适宜在辽宁境内≥10℃、活动积温在 3000℃以上的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义超 863

品种来源 :由辽宁东润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品种来源为 L202×F019。

特征特性 :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 126.9 天,比对照先玉 335 早熟 0.6 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 311 厘米,穗位高 121 厘米,成株叶片数 20 片。果穗筒形,穗长 19.9 厘米,穗行数 16-18 行,穗粗 5.2 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 34.5 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感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穗腐病。

产量表现 :2019-2020 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 806.3 千克,比对照先玉 335 增产 3.3%。2020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780.3 千克,比对照先玉 335 增产 1.6%。

栽培要点 :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播种,种植密度 4500 株 / 亩。随播种施磷酸二铵 20 千克 / 亩作种肥,大喇叭口期再追施尿素 40 千克 / 亩,或用玉米专用缓释肥 50 千克 / 亩播种前一次施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玉米籽粒乳线消失出现黑层时及时收获。注意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和低温粉籽,心叶末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适宜区域 :适宜在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区,辽源市、长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部分地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下丘陵及河川中熟区和承德市中南部中熟区,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盆地区和中部及东南部丘陵区种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