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苗木种植技术措施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植前准备

场地整理
首先要清除场地内的杂草、杂物、垃圾以及障碍物等。对于存在污染的土壤,可能需要进行换土或者土壤改良。例如,如果土壤酸碱度不适宜苗木生长,可以添加石灰调节酸性土壤,或者添加硫磺粉改善碱性土壤。
然后进行土地平整,使种植场地达到一定的排水坡度要求。一般来说,排水坡度不小于 0.3% - 0.5%,这样可以保证在降雨或灌溉后,多余的水分能够顺利排出,避免积水导致苗木根部腐烂。
苗木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绿化设计要求挑选合适的苗木。比如,在寒冷地区,要选择耐寒的苗木品种,像油松、樟子松等;在干旱地区,应选择耐旱品种,如沙棘、柽柳等。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苗木。检查苗木根系时,优质苗木的根系应该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主根完整。对于裸根苗木,要求根系幅度一般为胸径(地径)的 8 - 10 倍;带土球苗木,土球直径一般为苗木胸径的 6 - 8 倍。
苗木修剪
修剪可以减少苗木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对于落叶乔木,应剪掉病枝、枯枝、重叠枝和过密枝等,适当短截主枝和侧枝,一般剪去枝条长度的 1/3 - 1/2。
常绿乔木修剪主要是疏除过密的轮生枝、内向枝、下垂枝等,同时适当修剪树冠的外围枝,以保持树形。对于灌木,修剪应根据不同的造型要求进行,一般剪掉过密的枝条、徒长枝和枯枝等。
二、种植过程
裸根苗木种植
种植穴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的大小和深度来确定。一般种植穴应比苗木根系幅度和深度大 20 - 30 厘米。在挖掘种植穴时,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
种植时,先在种植穴底部填入一些表土,然后将苗木放入穴中,使根系舒展。接着填土,边填土边提苗,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填土至一半时,轻轻提苗一次,再继续填土并分层踏实。最后,浇足定根水,水要浇透,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
带土球苗木种植
种植穴的深度应比土球高度深 20 - 30 厘米,宽度比土球直径大 30 - 40 厘米。在种植前,先将种植穴底部填入一些疏松的土壤。
将带土球苗木放入种植穴中,使土球顶部略高于地面(一般高出 5 - 10 厘米),防止积水。然后解开土球包扎物(如果是不易腐烂的材料),向种植穴内填土,填土过程中注意不要损伤土球,同样分层填土并踏实。最后浇定根水,浇水后如果土球下沉,要及时补充土壤。
三、种植后养护管理
浇水管理
苗木种植后的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在干旱季节,应增加浇水次数。一般新种植的苗木,在无雨的情况下,每周至少浇水 2 - 3 次。浇水时间以早晚为宜,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浇水,防止水温与土壤温度相差过大,对苗木根系造成伤害。
根据苗木的生长阶段和季节调整浇水量。例如,在苗木生长旺盛期,需水量较大;冬季苗木进入休眠期,浇水量要适当减少。对于不同的苗木种类,浇水量也有所不同,像耐旱的苗木品种浇水量可以相对少一些。
施肥管理
新种植的苗木在根系恢复生长后,可以适当施肥。初期应以稀薄的液肥为主,如腐熟的人粪尿或尿素溶液(浓度 0.1% - 0.3%)。随着苗木的生长,逐渐增加施肥量和肥料浓度。
施肥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是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施肥方法可以采用环状施肥、条沟施肥或穴施等。环状施肥是在苗木树冠投影边缘挖环状沟,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然后覆土;条沟施肥是在苗木行间或株间开沟施肥;穴施是在苗木周围挖若干个小穴,将肥料放入穴中。
病虫害防治
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原则。定期对苗木进行检查,观察叶片、枝干等部位是否有病虫害症状。例如,蚜虫会吸食苗木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发黄;白粉病会使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物理防治包括人工捕杀害虫、清除病叶病枝等;化学防治是在必要时使用农药,如使用敌百虫防治害虫,使用多菌灵防治病害,但要注意农药的浓度和安全使用间隔期;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如释放瓢虫防治蚜虫。
修剪整形
定期对苗木进行修剪整形,以保持良好的树形和促进生长。对于乔木,主要是修剪枯枝、病枝和过长的枝条,控制树形高度和冠幅。例如,行道树的冠幅一般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影响交通和行人。
对于灌木,可以根据设计造型进行修剪,如修剪成球形、半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修剪时间一般在冬季休眠期或春季发芽前进行,部分花灌木在花后也需要进行修剪,以促进新枝萌发和花芽分化。
上一篇:住院的病人送花送什么花好
上一篇:冬天播种的花卉种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