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园林植物园的介绍
以下是关于厦门园林植物园的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东南部的思明区万石山,地处洪济山山脉延伸西端,东临厦门大学学生公寓、北临厦门火车站、西临中山公园、南临厦门大学。
历史沿革 :前身是 “厦门市园林管理处” 管理的苗圃,1960 年开始筹建植物公园,1962 年正式命名为 “厦门植物园”,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植物园,1985 年更名为厦门园林植物园。
园区面积 :占地面积 4.93 平方千米。
气候条件 :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为 20.8°C,年平均降雨量约 1238 毫米,年平均湿度为 78%,光照充足,紫外线较强。
水文资源 :主要水系有樵溪和水磨坑溪,从东部延伸到西部,穿越整个园区,园内还有多个泉眼,如高读琴洞的清泉。
园区布局
西部区域 :有万石湖、南洋杉疏林草坪、雨林世界、多肉植物区、蔷薇园、奇趣植物区、裸子植物区等场馆,以及太平石笑、天界晓钟等人文景观。
中部区域 :有西山园、姜木植物园、花卉园等场馆。
北部区域 :为市花三角梅园。
东部区域 :为闽台植物区。
植物资源
种类丰富 :截至 2020 年,从世界各地引种超过 8500 种植物,隶属 281 科 1918 属,其中蕨类植物 39 科 65 属 138 个分类单位,裸子植物 13 科 41 属 156 个分类单位,被子植物 229 科 1812 属 6248 个分类单位。
珍稀植物众多 :有金花茶、桫椤、银杏、水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以及笔筒树、苏铁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还有世界三大珍稀濒危旗舰植物海椰子、千岁兰和巨魔芋。
主要景点
万石湖 :位于植物园西门以东,前身是 1952 年建造的万石岩水库,由水磨坑溪和樵溪汇流形成,湖上有 “春秋” 和 “天趣” 两座桥梁,以及 “仰止亭”“沧趣亭”“适然榭” 等水榭亭台,因湖水波光与周围植被覆盖率高,得名 “万石涵翠”,是厦门著名景点之一。
南洋杉疏林草坪 :位于万石湖以南,始建于 60 年代,由中国著名园林大师孙筱祥教授设计,占地面积约 1 万平方米,引种了南洋杉科 3 属 15 种,东南侧种植有约 10 万平方米的异叶南洋杉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异叶南洋杉纯林之一,多位国家领导人在此种植了纪念树。
百花厅 :位于南洋杉疏林草坪以东,采用园中园格局,以荷花池为中心,池面上有荷花、王莲和睡莲等植物,整体建筑为传统中式庭园风格,五个展厅沿池边布置,举办过多次展览活动,厅内有大花老鸦嘴、扁担藤等 100 余种植物。
雨林世界 :位于天界寺以东、百花厅东南,面积约为 16 万平方米,在保护原有自然植被基础上,引种和栽培雨林特有植物,形成多层次雨林植被群落,展现绞杀现象、老茎生花等雨林特征,园内还建造了雾森系统。
多肉植物区 :面积约 4 公顷,始建于 1999 年,建有仙人掌科植物展馆、多肉植物展馆、森林性多肉植物展馆三个室内展馆和一个模拟沙漠环境的室外展区,收集有 50 余科近 3000 种多肉植物,是我国多肉植物栽培与园林应用示范、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奇趣植物区 :始建于 2014 年,位于百花厅北侧,面积约 2.35 公顷,园区有各种奇趣植物 200 多种,设有温室和冷室,如百岁兰、缀化苏铁、黑龙竹、黑草竹等。
园区荣誉
2001 年被列为首批国家 AAAA 级旅游区。
2004 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授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称号。
2022 年被中国科协办公厅列为 2021-2025 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4 年 1 月 25 日,被文旅部拟确定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上一篇:紫薇和大花紫薇的区别
上一篇:做花艺师的前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