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山药的种植方法与技术

时间:2025-02-05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12评论:0

山药的种植方法与技术涉及以下多个方面:

选地与整地

山药的种植方法与技术

选地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山药忌连作,一般应隔 3-4 年种植一次,前茬作物以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为宜。

整地 :冬季深耕土地,深度在 25-30 厘米左右,让土壤充分风化。开春后,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3000-5000 公斤、过磷酸钙 50-100 公斤、硫酸钾 20-30 公斤作基肥,然后浅耕耙平,做成宽 1-1.2 米的平畦或高畦,畦间距 30-40 厘米。

种薯处理

选种 :选择无病、无损伤、直径 3-5 厘米、长 15-20 厘米的山药栽子或山药段子作种薯。山药栽子是山药块茎上端有芽的一节,山药段子是将山药块茎切成的小段。

消毒 :将选好的种薯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泡 30 分钟,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也可用草木灰涂抹种薯切口,起到消毒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播种

时间 :当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即可播种,一般在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

方法 :在畦面上按行距 30-40 厘米开沟,沟深 8-10 厘米,将种薯按株距 15-20 厘米平放于沟内,芽眼向上,然后覆土 5-6 厘米,稍加镇压。每亩种植密度为 8000-10000 株。

田间管理

搭架引蔓 :山药茎蔓细长,需搭架引蔓。当山药苗长到 30 厘米左右时,及时搭架,一般用竹竿或树枝搭成 “人” 字形架或三角架,架高 1.5-2 米,让茎蔓缠绕上架生长。

中耕除草 :生长前期要勤中耕除草,一般每隔 10-15 天进行一次,中耕深度以 3-5 厘米为宜,保持土壤疏松,防止杂草滋生。

肥水管理 :山药生长前期需肥量较少,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磷、钾肥,促进茎叶生长。一般在苗高 30 厘米左右时,每亩追施尿素 10-15 公斤。生长中后期,块茎进入快速膨大期,需肥量增加,应重施磷、钾肥,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 20-30 公斤。山药耐旱怕涝,应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打顶摘蕾 :当山药茎蔓长到架顶时,及时打顶,控制茎蔓生长,促进块茎膨大。对于生长过旺的植株,可适当摘除部分侧蔓,以减少养分消耗。山药现蕾后,除留种外,应及时摘除花蕾,避免开花结果消耗养分。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炭疽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茎蔓,发病初期用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或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7-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3 次。

根腐病 :为害根部,引起根部腐烂。发病初期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0% 恶霉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灌根,每株灌药 0.25-0.5 公斤。

虫害防治

山药叶蜂 :以幼虫为害叶片,可在幼虫发生初期用 2.5% 溴氰菊酯乳油 2000-3000 倍液或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0-2000 倍液喷雾防治。

蛴螬 :为害山药根部,可在播种前用 50% 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拌种或在田间撒施辛硫磷颗粒剂进行防治。

收获

山药一般在霜降前后地上部分茎叶枯黄时收获。收获时,先割去地上部分茎叶,然后从畦的一端开始,小心地将山药块茎挖出,避免损伤块茎。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