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嘉早17水稻品种说明书
以下是中嘉早 17 水稻品种的说明书:
基本信息

品种名称 :中嘉早 17 。
作物类别 :早籼稻。
选育单位 :中国水稻研究所、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品种来源 :中选 181 / 嘉育 253 。
特征特性
农艺性状 :株型适中,长势较繁茂,叶色较绿,叶姿挺,分蘖力中等,谷粒椭圆形,落粒性中等,后期转色好。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 109.0 天,比对照浙 733 长 0.6 天。株高 88.4 厘米,穗长 18.0 厘米,每穗总粒数 122.5 粒,结实率 82.5%,千粒重 26.3 克 。
抗性表现 :稻瘟病综合指数 5.7 级,穗瘟损失率最高 9 级;白叶枯病 7 级;褐飞虱 9 级;白背飞虱 7 级。在湖北省审定中,稻瘟病综合指数 5.1,穗瘟损失率最高级 9 级;白叶枯病 9 级,高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
米质指标 :整精米率 66.7%,长宽比 2.2,垩白粒率 96%,垩白度 17.9%,胶稠度 77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25.9%。其米质具有 “两高一长” 的特点,即整精米率高、直链淀粉含量高、胶稠度长,是米粉、味精加工和储藏的理想品种 。
产量表现
2007 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中熟早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531.40 千克,比对照浙 733 增产 10.50%(极显著);2008 年续试,平均亩产 503.88 千克,比对照浙 733 增产 7.7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517.64 千克,比对照浙 733 增产 9.12%,增产点比例 91.2%;2008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517.88 千克,比对照浙 733 增产 14.71% 。
2010~2011 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481.61 公斤,比对照两优 287 增产 6.24%。其中:2010 年亩产 465.19 公斤,比两优 287 增产 4.94%;2011 年亩产 498.03 公斤,比两优 287 增产 7.49% 。
栽培技术要点
育秧 :适时播种,塑料软盘育秧宜适当早播,大田每亩用种量 3-3.5 千克;地膜湿润育秧每亩大田用种量 4.5-5 千克。注意种子消毒处理,培育壮秧。直播掌握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3℃以上时播种 。
移栽 :适时移栽,每亩插足基本苗 10 万苗以上;抛秧一般在 3 叶 1 心至 4 叶 1 心期,每亩抛栽 2.5 万株、基本苗 10 万苗以上 。
肥水管理 :需肥量中等,宜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总用肥量每亩纯氮 10-12 千克,氮、磷、钾比例为 1:0.5:1。用有机肥作基肥,一般每亩施 55-60 担标准肥,并每亩配施钾肥 7.5-10 千克。合理管水,抛秧后应轻搁田 1-2 天促扎根立苗,抛、插秧后约 5 天施用除草剂并保持 4-5 天水层,当每亩苗数达到 24 万苗左右开始多次露田控苗促根,成熟收获前 4-6 天断水 。
病虫防治 :注意及时防治螟虫、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等病虫害 。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湖北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
上一篇:石斛花可不可以直接泡水喝
上一篇:情人妈妈过生日送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