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
“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 是一个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更多的是一种传说和文学创作,而非历史事实1。以下是关于这个故事的一些常见版本和相关分析1:
故事版本

观郎与白鹤:隋朝扬州东门外有个叫观郎的小伙子,救了一只被箭射伤的白鹤,白鹤伤好后飞走。观郎结婚时,白鹤衔来一粒种子,种出一株琼花,此花每隔一个时辰变换一种颜色,世上独一无二。隋炀帝听说后前来观看,结果琼花突然凋谢,隋炀帝气得拔剑欲砍,琼花树放出光芒刺瞎随从眼睛,随后一只白鹤驮起观郎飞走。后来观郎投奔瓦岗军,带着人马回城杀了隋炀帝和大臣们。
杨琼之死:隋炀帝有个妹妹叫杨琼,十分美丽,隋炀帝竟对妹妹有不轨想法,杨琼坚决不从后羞愤自尽。隋炀帝为掩盖真相,将妹妹尸体运到扬州安葬,杨琼埋葬的地方长出一株奇异花卉,开出几十朵盘子大的花,颜色洁白如玉,花香袭人,人们称之为 “琼花”。后来隋炀帝来看,琼花迅即凋落,隋炀帝大怒用剑砍树,奇怪的是,隋炀帝死后第二年,琼花老根上又长出新枝。
道姑种玉:汉代有个道号叫蕃的道姑来到扬州,把白玉埋在地里,后长出一棵仙树,树上开的花洁白如玉。人们在此建造道观取名 “蕃观”,又因种玉得花,所以把这花称为琼花。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时,琼花衰败,炀帝大怒砍倒琼花树,暴君死后,琼花抽枝发芽重新绽放。
隋炀帝之梦:隋炀帝梦见一种非常漂亮的花,但不知其名和产地,醒来后命人画出图形寻找。官员王世充对隋炀帝说图上所画之花叫做琼花,生在扬州。隋炀帝听后很想见一见,便开运河,造龙舟,与皇后和嫔妃下扬州看琼花。但当隋炀帝赏花之时,满树琼花皆落,他始终没有看到琼花的芳姿。
故事分析
琼花的象征意义:在这些故事中,琼花已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种名花,而是被人格化了的有情之物。它对劳动人民无限同情,对昏君隋炀帝无限憎恨;它不畏强暴,不畏权势;它爱憎分明,有灵有情,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
故事的虚构性:事实上,直到隋炀帝死在扬州之前,琼花还没有出现。琼花的出现,一般认为是在宋代。宋代诗人王禹偁一直被公认为描写扬州琼花的第一人,他是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 996 年)来扬州当知府的,此时离隋炀帝死亡的大业十四年(公元 618 年)已有三百七十八年。所以说,隋炀帝来扬州是不可能看到琼花的,这些故事是后人为了发泄对昏君的不满而杜撰的。
隋炀帝三下扬州的真实原因
政治因素:六朝在江南割据近 400 年,使得大江南北各方面差异很大。隋朝建立后,必须在消弥政治与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建立新的统一。隋文帝灭陈后推行 “关中本位政策”,对江南人士采取排斥鄙视态度,导致南方一直不稳定。杨广出任扬州总管后,广泛收纳江南人士,缓和了南人的敌对情绪,他还尊崇江南文人,编撰《江都集礼》,并成为江南宗教的保护者,这些举措为隋朝在江南的统治奠定了基础3。
经济因素:扬州在隋唐两代十分繁华,是当时的经济中心之一。隋炀帝三下扬州,也有加强对江南地区经济控制的考虑。通过开凿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得江南地区的物资能够更加便捷地运往北方,同时也促进了扬州地区的商业发展3。
个人因素:隋炀帝杨广早年在扬州当过 10 年总管,对扬州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江南的风物、文化等都非常欣赏。此外,隋炀帝本人也非常喜欢巡游,他在位期间多次巡游全国,三下扬州也是他巡游活动的一部分3。
上一篇:2017年沉香的价格
上一篇:绿化树品种大全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