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课文中我的作用
在茹志鹃的《百合花》中,“我”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叙事视角与线索
- 叙事视角:“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战争年代,跟随“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去了解整个事件。
- 线索作用:“我”是整个故事的线索人物,故事围绕“我”的行动和经历展开。从“我”被派去前沿包扎所,到与通讯员同行,再到在包扎所的所见所闻,最后到新媳妇为通讯员缝补衣服等情节,都是通过“我”的视角来呈现的,将各个情节紧密地串联在一起,使故事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衬托主要人物
- 衬托通讯员:“我”与通讯员在去包扎所的路上有许多互动,“我”眼中的通讯员腼腆、质朴、善良,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如“我”对他一开始的拘谨以及后来对他逐渐熟悉后的种种印象,生动地展现了通讯员的性格特点。“我”的存在衬托出了通讯员的纯真和可爱,使通讯员的形象更加鲜明。
- 衬托新媳妇:“我”见证了新媳妇对通讯员态度的转变,从一开始的害羞到后来对通讯员的敬重和关切,特别是新媳妇为通讯员缝补衣服以及献百合花被子等情节,通过“我”的视角和感受,更能凸显出新媳妇的善良、淳朴和对革命战士的深厚情感,使新媳妇的形象更加丰满动人。
展现主题
- 体现军民鱼水情:“我”作为文工团的一员,既是革命队伍的一份子,又与普通群众有着密切的接触。通过“我”的经历,展现了部队与群众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深厚情谊。如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和完成任务而牺牲,新媳妇对通讯员的深情厚谊,都体现了军民鱼水情这一主题,而“我”则是这一情感纽带的见证者和传递者。
- 表达人性之美: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我”所经历和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如通讯员与“我”之间的纯洁友谊,新媳妇对通讯员的无私关爱等,都通过“我”的视角得以展现,表达了对人性之美的赞美,使读者在战争的阴霾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推动情节发展
- 引发情节:“我”被派去包扎所这一任务,引发了后续与通讯员同行以及在包扎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如果没有“我”的这一行动,故事就无法展开,所以“我”是故事开端的引发者。
- 促进情节发展:在故事中,“我”与通讯员、新媳妇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例如“我”与通讯员的聊天,让读者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也为后来他的牺牲埋下了伏笔;“我”看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态度变化,推动了新媳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大尾巴狗狗是什么品种
上一篇:卖烟花爆竹去哪里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