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阅读理解及答案
以下是几篇《牵牛花》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理解一
阅读《牵牛花》,完成题目。
牵牛花
①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②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掺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③瓦盆排列在墙角,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角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④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的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⑤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⑥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的斑驳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驳痕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⑦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小题1:第1段先写水门汀地没法下种,只能种在十来个瓦盆里;后又说盆里的泥无从取得新的;再写向种地人买泥不成。这样写有何目的?(3分)
小题2:作者今年种牵牛花,与往年有什么不同?(3分)
小题3: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如何理解?(3分)
小题4:文章末尾一段表现什么样的心情,试做分析。(3分)
小题5:文章题为《牵牛花》,写作的中心是不是牵牛花?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 小题1:为下文写牵牛花的生命力做铺垫。通过描述种植条件的恶劣,突出牵牛花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够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 小题2:①在花盆的泥里掺和了过磷酸骨粉;②将瓦盆由木架子移到墙角,并从墙头垂下麻线让藤蔓缠绕。
- 小题3:作者种花的兴趣并不专在看花,而在于观察牵牛花藤蔓的生长过程,感受其蕴含的“生之力”,它能让庭中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给作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 小题4:表现出无比喜悦的心情。没有花的时候,作者就已经兴趣盎然,而当想到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心中更是充满了期待和喜悦,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的喜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小题5:不是。重点在写自己的心情、兴趣。文章通过对牵牛花种植过程和生长状态的描述,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量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牵牛花只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
阅读理解二
阅读《牵牛花》,完成题目。
牵牛花
①不管我的两间住室多么狭小,我还是喜欢在室内硬挤上几盆花木。只要我的眼睛接触到一点儿,精神就会为之一爽。不过,我养了多年山茶、白兰之类也算有名的花木,大多不成功,因为在我偶尔离家十天半月之后,回来时便多已枯敝不堪了。
②无意中我种上了牵牛花,当然不把它当做一回事。可是它却一蔓繁花,满窗浓绿。一株牵牛花一天可开花十几二十朵,一开就是几个月,天天如此,从不爽约。种养之法也简单不过,只要天天早晚不忘浇足两次清水就行了。它取之于人和自然的是这样少,而它报答人和自然的却是这样多,这不禁使我对它产生了一种尊敬之情。
③牵牛花的确没有特别娇艳的姿色,虽然它的花形花色,但都开朗明净,朴素大方,都是别有一番风致。特别是那白色的牵牛花,它的外形与心地都同样是那么的纯洁无瑕。
④牵牛花总是迎着黎明开放,而在黄昏前萎谢。生命诚然短矣,但它却与光明同在。它为迎接光明而生,为送走黑暗而死。
⑤但是,我发现有不少牵牛花的枯蔓以至主蔓,一经下垂几天之后就一定枯萎而死,决不例外。原来,它们都只能向阳、向上飞快地生长,万一它们因为没有附着乏处而下垂时,几天后就一定自行枯萎。
⑥我真的敬重起牵牛花束了,因为,它使我凛然地感到恐惧:啊,原来下垂就是倒退,倒退就是死亡呀!
小题1:第①段中写山茶白兰之类的名花难以养活,目的是什么?(不超过15字)
小题2:第②段中“它取之于人和自然的是这样少,而它报答人和自然的却是这样多”的两个“这样”各指代什么?(每项都不超过10个字)
小题3:文章第③段末句中的“心地”指的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小题4:文章对牵牛花由喜爱到“敬重”,原因是什么?
小题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参考答案:
- 小题1:反衬牵牛花易种易活。
- 小题2:(1)一天只须浇两次水。(2)开花多,花期长。
- 小题3:牵牛花的精神品格。
- 小题4:牵牛花具有追求光明,不断向上、决不后退的品格。它迎着黎明开放,与光明同在,且只能向阳、向上生长,下垂就会枯萎死亡,这种特性让作者由喜爱上升到敬重。
- 小题5:BE。B项,文章第②段没有把牵牛花比喻为奉献多而索取少的人,只是说它取之于人和自然少,报答人和自然多,从而引出对它的赞美;E项,全文中心不仅是赞美社会上多奉献而少索取的人,更重要的是借牵牛花只能向上生长,下垂就会死亡的特点,表达对不断进取、追求光明精神的赞美。
上一篇:天竺葵特出系列的特点
上一篇:墨红玫瑰花一次放几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