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是一种什么植物
含羞草是豆科含羞草属的一种草本植物,以下将从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方式、主要价值及毒性等维度展开详细介绍:
- 形态特征
- 茎:多为圆柱状,基部木质化,茎上布满钩刺和刺毛,有很多分枝,株高通常在40-60厘米,高的可达1米。
- 叶:托叶呈披针形,长5-10毫米,有刚毛。小叶和羽片触之即闭合而下垂,小叶一般10-20对,为线状长圆形,宽1.5-2.5毫米,长8-13毫米,边缘具刚毛,先端急尖,羽片2-4枚,指状排列于总叶柄之顶端,长3-8厘米。
- 花:头状花序圆球形,直径约1厘米,具长总花梗,单生或2-3个生于叶腋,花小,通常为淡粉色,众多小花组成圆圆的花球,苞片线形,花萼极小,花冠钟状,外面被短柔毛,雄蕊4枚,伸出于花冠之外,子房有短柄,无毛,胚珠3-4颗,花柱丝状,柱头小,花期在3-10月。
- 果实和种子:果实为长圆形的荚果,长1-2厘米,宽约5毫米,扁平,稍弯曲,有3-4个荚节,每荚节间有一粒圆形种子,种子卵形,长3.5毫米,果期为5-11月。
- 生长习性
- 环境偏好: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现广布于世界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喜温暖气候,喜光喜湿不耐寒,适合在湿润且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多生于山坡下、丛林中、路旁潮湿地。
- 应激反应: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当受到触摸、震动、吹风等刺激时,叶子会马上收缩下垂,这是因为外界刺激传递到叶枕时,叶枕上半部分的薄壁细胞里的细胞液被挤到细胞间隙中,使叶枕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产生压力差,从而导致原本挺立的叶子和叶柄失去支撑而下垂,一段时间后细胞液回流,叶子又会重新张开。
- 繁殖方式
- 自然繁殖:含羞草的刺毛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或人类的衣物上,帮助传播种子,荚缘波状,成熟时荚节会一节一节地脱落,利于种子散布。
- 人工繁殖:一般采用播种法,可在春季4月初播于露地苗床,幼苗期生长缓慢,当苗高7-8厘米时,即可定植于园地。如作为盆栽,可于3月中旬播种于冷室苗床,幼苗上3寸盆后,继续放置冷室内培养。
- 主要价值
- 药用价值:全株都可以入药,具有凉血解毒、清热利湿、镇静安神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小儿高热、支气管炎、肝炎、胃炎、肠炎、结膜炎、泌尿系结石、水肿、劳伤咳血、鼻衄、血尿、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
- 观赏价值:含羞草的叶子形态独特,花朵小巧可爱,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且较易成活,适宜作为阳台、室内的盆栽花卉,也可在庭院等处种植。
- 预测价值:含羞草的感震运动常随天气变化而不同,根据它的表现可以进行天气预报。如用手触动含羞草后,叶子很快收缩下垂,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原状,说明空气干燥,湿度较小,天气会持续晴朗;反之,若触动它迟迟不会发生反应,叶子稍一闪又重新张开,说明空气湿度大,风雨临近。
- 植物毒性:含羞草性味甘、寒且全株有毒,植株中含有含羞草碱,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经常触碰可能会让人的毛发脱落,夜晚它还会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主动释放毒素,甚至可能让人罹患白内障等疾病,动物食用后,也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生育力减退、消瘦、体衰、步态失调甚至死亡等多种中毒反应。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红花种子什么时候成熟
上一篇:华康方圆体w7(p)